但是又无可避免地动了许多人的奶酪。

尤其是这几年来,康格里夫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为了不让改革事业功亏一篑,他一方面加速计划进程,一方面努力寻找让自己可以多活两年的办法,他担心一朝撒手人寰,公爵领将再度沉入黑暗深渊。

这种急躁惹出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便是“上帝武装”以伊普西龙人基因工程有助于改善人体素质、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为由成功混入“鲁尔赞”科研园区。

第二个问题来自克纳尔家族内部,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汇成一股股浪潮,在公爵领内部肆虐。如果不是康格里夫威望无两,如果不是琥珀舰队、黑曜石舰队、“阿拉黛尔”驻防海军舰队压着,恐怕早就出现家族内乱。

如果说康格里夫是公爵领改革派的代表人物,那么苏尔巴乔就是克纳尔家族内部反对者推出的代表人物。

令人唏嘘与感叹的是,这两个对立势力的代表竟然是父子关系,苏尔巴乔还是公爵领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就像图兰克斯联合王国内部一些与康格里夫关系不睦的贵族嘲笑他的说法,别人养儿子是为百年后代替自己活下去,而康格里夫却是养儿子来否定自己,这真是天大的讽刺。

其实康格里夫很无奈,他明明知道苏尔巴乔站在自己对立面,又不能剥夺苏尔巴乔爵位继承人的身份,一来顾及父子情谊,二来这样做会激化他跟族里顽固势力的矛盾,很有可能引发政变。

另一方面,因为康格里夫在领地内实施越来越开明的政策,与以赞歌威尔为首的新派实力在对待平民态度上出现分歧,并随着变革的深入加剧,他的行为一点一点撕裂克纳尔公爵领同赞歌威尔的利益联盟。

以亨利埃塔为首的老派势力为求获得政治上的广泛支持,最近几年开始在领地实施改革,这使得很多人怀疑康格里夫会否改弦易张,投入亨利埃塔的阵营。

康格里夫一开始的确有过这样的考虑,想着如果倒向亨利埃塔的阵营,会不会迫使家族内部的对立势力妥协,因为赞歌威尔绝不会容忍背叛行为,克纳尔家族要想延续下去,不得不依附亨利埃塔,继续深化改革。

但是因为老派势力在政治上越来越弱势,改革进度偏慢,势力内部也不怎么太平,主张改革的激进分子与反对改革的保守分子发生矛盾,若不是有亨利埃塔弹压,恐怕早就分崩离析。

在这样的背景下,康格里夫无法预见未来会发生什么,如果以亨利埃塔为首的老派势力在这场长达十数年的政治博弈下败北,他的改革行为又有什么意义?

尽管克纳尔家族内部对他的反对声音此起彼伏,他还是无法抛弃克纳尔家族成员的身份,觉得人不能忘本。

这种心理上的矛盾一直持续至几个月前,因为身体素质变差,以及加速改革步伐的举措让他与族内反对派的关系急剧恶化,他不得不做出选择。

为了能够将改革进行到底,他决定抢先下手。于是找到斯坦贝尔、克莱斯顿、库罗巴基诺等人商议具体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