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闹!”

呵斥一句,拉着她走下台阶,来到灵能火焰旁边,唤醒核心进程后激活大殿生态立场,这才摘下面罩,告诉她不要乱跑,老老实实跟在自己身后,这里是“伽马-3”的“格里兰”,不是“蒂卡尔”,天知道有没有隐藏什么危险。

芙蕾雅吐吐舌头,扮个鬼脸,乖乖呆在他身边不再到处乱闯。

接下来,他先巡视一遍大殿,发现没有什么危险后,这才往门外走去,打算看看“格里兰”除“阿什托兰多”大殿外,还有没有其他保存完好的建筑。

按照星盟官方数据,“伽马-3”的太空环境很奇怪,中央恒星在无序性不完全燃烧,以它15倍太阳质量的体积,应该有更多行星才对,但叫人奇怪的是,“伽马-3”恒星系统只有“格里兰”这一颗行星,而且距离中央恒星相当遥远。

依照“欧米伽-2”恒星系统“索尔纳”行星上那座观察站获取的情报,人类科学界所谓的“不完全燃烧”其实是因为恒星外围的戴森球系统在大战中损毁,小部分成为游荡于太空的废墟,剩余部分则留在原位,遮住“伽马-3”大部分区域,这才出现不完全燃烧现象。

唐方曾为此咨询过艾玛一个问题,众所周知,光子也是一种微观粒子,当它从恒星射出,接触物体的时候将不可避免的把自身动能传递出去。一颗光子的力量很弱,但是许许多多的光子累加在一起,便会对目标物体产生一定压力,称之为光压,人类早期为探索太空制造的太阳帆便是利用光压推进的宇宙飞船。

围绕“伽马-3”的戴森球系统半径达10k万公里级,可想而知它的球体面积有多大,当它出现破损时,完整部分受到光压推动,必然导致整个系统脱离原有轨道,按道理讲,它早就应该与“伽马-3”相撞,然后彻底损坏,成为巨大的金属垃圾越去越远,或是成为“伽马-3”的一颗人造行星。

艾玛对此也没有确凿答案,只能通过数据分析,勉强给出一个近似合理的解释,“伽马-3”外面的戴森球能够通过自转的方式化解表面受到的不均衡光压,从而保持自身位置不变,对于远方的人来说,将观测到无序性的光爆发。

上述情况结合在一起,便造成无序性不完全燃烧现象。

正想着事情,感觉眼前青光一闪,急抬头打量,才发现已经离开笼罩大殿的生态立场,进入外部空间。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为什么“伽马-3”的“阿什托兰多”大殿毫发无损,原来他所在的位置并非“格里兰”,而是在“格里兰”周围小行星带内一颗小行星上,因为目标小且隐蔽,自然便降低了遭遇攻击的风险。

“哇,好大一颗行星。”

通讯器里传来芙蕾雅的惊呼,唐方扭头望去,从右侧小行星群的间隙可以看到“格里兰”巨大的阴影。

它的体积很大,足有地球的4倍,并伴随时间的推移继续增加,这是因为在“风暴之眼”与“格里兰”的双重潮汐力撕扯下,一些小行星会四分五裂,被行星引力俘获落到地面,还有一些小行星会整个砸进地层,令“格里兰”的体型持续膨胀。

或许再过不久,2人立足的这颗小行星也将成为“格里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