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森望着徐徐调头的战斧级巡洋舰咧嘴一笑,扭头看向唐方:“这回可以开炮了吧?”
“唔……再等等。”视线扫过显示器上那些看热闹的家伙:“热闹可不能白看,怎么着也要付点门票钱吧。”
旁边格兰特,以及后续到来的周艾、克蕾雅几人一脑门黑线,这小子实在是太坏了,看热闹还要买门票?
豪森、丘吉尔俩人一听这话可是乐坏了,瞅瞅武器控制台的火控雷达扫描图,使劲搓了搓双手,压轴戏还没上演呢。
遵照斯特兰奇的指示,“食人魔”剩余舰只徐徐撤退,舰载武器系统全开,管它有用没有,只要干扰对方的攻击便好。
导弹、磁轨炮、飞雷、疾速炮、攻击无人机、诱导炸弹、短程反导激光炮……
的确,晨星号在锁定、探测方面并未做过改装,与一般闪电蟒级驱逐舰相当,难免在射击精度上受到干扰。
斯特兰奇的思路很对,只是,有一件事他不知道,晨星号打从一开始就没有使用舰载索敌传感设备。接入艾玛的指挥网络后,5台侦测器担负起火控雷达的职责,如同晨星号配备的高科技隐形无人机一样,搭建起一张直径数万公里的监控网络。
敌舰炮塔指向、角度、旋转速度;舰船时速、航向、阵型、防御薄弱点、通讯内容;甚至于综合敌舰各项信息,做出预判……诸如此类信息会被核心处理单元汇总在一起上传至星轨指挥中心,再由艾玛筛选、处理后,拟定出详细参数,输入晨星号的驾驶、武器系统。
一般情况下,海战过程中,攻守双方均会派出无人侦察机与侦查舰,结合舰载雷达、传感设备,通过数据链网络,形成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的战情网络,这无疑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在混乱的太空站场上,无人侦察机、侦查舰这样的轻型舰艇会被对手优先照顾,成为重点打击目标。
可是到了唐方这里,一切就不同了,侦测器才多大?scv的一条腿比它都长,这么个小不点,还配备有隐身立场,以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想发现它的存在?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更别提侦测器核心ai具备战情分析、武器引导等能力,对于晨星号而言,简直如虎添翼。
就像刚才那几枚命中战斧级巡洋舰主炮的飞雷,凭晨星号固有的远程遥控系统,以及飞雷自带的制导设备根本就没可能躲过战斧级巡洋舰的反导拦截系统。然而,在部署侦测器以后,核心ai会根据战场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攻击方案,对飞雷、导弹等进行中继制导,大大提高了导弹武器的灵活性与准确性。
可怜的“食人魔”海贼团,不但做了一回鸡,更被当成新武器的实验对象。在侦测器组成的监控网下,他们的扰敌计划根本毫无作用,弹丸与飞雷就像长了眼睛一般,刺穿各式各样的火力拦截网,异常精准地落在一艘又一艘战舰身上。
在之前的交火中侥幸活下来的1艘驱逐舰,5艘小型舰艇终究还是没能逃脱,被爆炸与动能冲击撕扯成大大小小的战舰残骸,然后归于沉寂。
拥有24艘战舰的“食人魔”海贼团在短短几分钟内被敌人区区一艘战舰打的如此狼狈,掐胸去尾,按着脖子一顿猛k,转眼功夫,就他妈剩斯特兰奇一人儿了?
都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可那小子倒好,大铡刀割麦子“唰唰唰”一通乱搞,把小弟全干死,可怜的“食人魔”只剩一脑袋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