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劲咽口唾沫,唐方问道“艾玛,光环标注点属于哪个恒星系统?”

“指挥官,按图所示,应该是‘伽马-3’恒星系统。”

“伽马-3”唐方低声嘟哝一句。再次望向悬浮在半空的全息立体影像。“伽马-3”与中继站所在的“欧米伽-2”有很大不同,其中央恒星的密度应该有8个太阳密度,属于大质量恒星。“欧米伽-2”已经停止燃烧,变为一颗黑矮星,步入死亡。而“伽马-3”却是不同,尽管在“暴风之眼”的巨大潮汐力扯动下,它依然在燃烧。只不过,恒星外围大气在潮汐力的影响下溢出,远远望去,就好像一个喷发状态的球型活火山,日冕层鼓荡的星风如同放慢无数倍的火焰喷泉,瑰丽多彩,教人沉醉。

目光呆滞地盯着“伽马-3”看了片刻,唐方摇摇头,拍拍自己的脸。以上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伽马-3”外面那个比它还大许多倍的巨大壳体。

是戴森球!在娜美星的时候,见识过伊普西龙人利用地心裂变核能的零素同位素精炼工厂后,他便生出一个念头,既然伊普西龙人可以将整颗行星建成地下加工工厂,那他们会不会将恒星当成能源基地?

这个疑问在“伽马-3”得到了印证,果然,伊普西龙人具备构架戴森球的能力。

所谓戴森球,便是将整颗恒星当做天然核融合反应堆,利用太阳能收集、转化装置,将整颗卫星包裹起来,用以开采、利用恒星能量的设施。

星球工厂,数百公里的中继站,跟戴森球比起来简直弱爆了,更别说伊普西龙人还专门挑了“伽马-3”这样的大质量恒星。

刚才由眼前晃过的那些建筑残骸,便是来自破碎的戴森球系统。不知是受“失落之战”的影响,还是“暴风之眼”巨大潮汐力的关系,10k万公里级的巨大建筑此时只剩一些坚固的地基构造横亘虚空,静静悬停在宇宙海。

大约半分钟后,全息投影缓缓淡去,“呼……”唐方长出一口气,由震惊中回过神来。

与此同时,第三标识点闪动几下,第三幕投影开始。

这一次,灵能火焰投射的影像剧烈抖动起来,根本看不清画面内容,直至10几秒后,原本锯齿形跳动的光波却才恢复平滑,勾勒出一幅运动景象。

与前两次不同,是一段近景记录,想必是观察站连线的传感器属于某大型建筑物的卫星设备,并且还是一具受损设备,这一点从时不时抖动的画面上可以证实。

当然,唐方真正在意的不是传感设备的好坏,真正吸引他的是投影中那座体型巨大的半开放空间建筑。

“欧米伽-2”的中继站直径长达700公里,投影中那个形似多轮轴对接在一起的圆柱型设施体长几乎达3000公里,截面直径约莫有150公里。

这座建筑非常完整,背景太空亦无大量舰船残骸,仅有一些支离破碎的小行星残片,如同卫星一样环绕着空间站运行。

更加令唐方喜出望外的是,它非但完整无缺,而且还在运作,证据是该设施外表能量槽不时闪过一道道光华、明亮的矩形舷窗,以及外围薄薄的一层万用护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