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之风”最具特色的地方有两处,其一,师直属特种导弹加强营,全营人数大约在800左右,配备有展开型远程导弹发射车,防空导弹载具,多功能工程车,“猛犸象”近防坦克。
不过,令该导弹营凶名远播的,还要属那些代号为“银风”的中程弹道导弹,以及它们的衍生型号——“银风之怒”巡航导弹。
两种导弹可配备常规弹头,亦可搭载战术核弹头,然而,在娜美星这种真空环境下,巡航与否其实没什么作用。而指望搭载核弹对敌人造成大规模杀伤,亦是一个笑话。
且不说各国士兵的动力装甲、陆地载具都有阻隔、防御各种光、热辐射的效用,除去爆炸点附近一定半径范围内的绝对热能损害外,并不会对远处的目标造成太多影响。更何况苏鲁帝国同蒙亚帝国现在可是处于协议停战阶段,核弹这种东西,乃是明文禁止使用的!
真正令3789师高层头疼的是,该类型号导弹的打击精准性。弹头的制导系统采用前段gs制导,后端多孔径雷达成像制导与红外成像制导相结合的复合制导模式。再加可以超低空飞行,外壳使用吸波材料,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雷达波,达到隐身的效果,从而瞒过敌人的反导火力网,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其二,便是“银翼”特战步兵营,单兵配备苏鲁帝国最先进的“银钢”动力装甲。这种新式装甲可以通过搭配一种小型滑翔翼无人机,来获得低空飞行的能力。
因目标小,装甲表皮使用隐身涂料,并加装迷彩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瞒过敌人的警戒网,发动战术偷袭,突击斩首,敌后营救等多样化特种作战。
当然,缺陷也有不少,首先,造价昂贵,其次,受限于装甲的重量,以及无人机的运载力,飞行航程较短,再者,为了确保隐秘,灵动等能力,不可以挂载重型武器,以及过多的弹药。
“银风”加“银翼”,这便是该师番号——“银翼之风”的来由。
“燕返”行动的具体流程是由第三机械化步兵旅下辖二营、四营由东线迂回前进,逼近3789师的前沿防线,第二机械化步兵旅一营、二营后方机动,蓄势待命,造成一种兴师问罪的假象。
当敌人将大部分注意力转移至东线的时候,“银翼”便由正面突破,利用装备优势,躲过敌人前线哨所的侦查,由后方发动突然袭击,将这些警戒用哨所拔除。这样做,一则礼尚往来,还以颜色,二则能够削弱敌人对“银风”导弹的侦测力度。
这次拟定的作战计划非常周详,行动也很隐秘,“银翼”特种步兵营无惊无险的穿过3789师的警戒线,进入腹地纵深。
按原定步骤,接下来应该兵分数股,逐路对警戒哨卡与雷达监测点实施突袭。不过,让营长弗雷德里克没有想到的是,一队肩负架设多模组量子雷达监控网的苏鲁帝国工程兵突然出现在眼皮子底下。
弗雷德里克也是个肠里灌油,胃里插芯的主,眼珠子一转,便将主意打到这些工程兵身上。
3789师高层最头疼的就是“银风”导弹,因为一旦双方开战,这些隐蔽性高,打击精准的远程武器,不管对指挥中枢,还是对后勤基地,都是一个强大的威胁。然而,为了保护遗迹不被发现,又不得不将基地修建在靠近赤道的地方,以致暴露在敌人的射程之内。
指挥中枢可以转移,后勤保障物资也可以转移,但伊普西龙遗迹怎么转移?大家都走了,一枚“银风”导弹过来,把掩体炸个稀烂,露出下面的古代建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还用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