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黎教授就是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他搞人工器官方面的攻关已经十多年,可努力下距离实用还很遥远。原本他觉着这辈子都不可能获得突破,可谁成想上级突然给他安排一个任务——研究人工心肌纤维。
随着任务下发的还有具体资料的,非常详尽的理论以及生产技术。打印出来汗牛充栋,能堆满几个房间的那种。
黎教授得到这些技术后简直是如获至宝,他以为是从国外秘密渠道得来的。可在组织一帮科研狗读了几天资料后,大家就觉着这些东西太超前了点。
最让人头疼的是——光有资料也没用啊。新产品是基于新技术的。没有相应的设备,靠两只手是没办法完成工作的。
黎教授原本以为上级能给他几年的时间慢慢从基础做起,谁知道很快蓝晨药业的事就爆发了。他敏感的察觉这是个涉及几十个单位的大项目,全国动员的大项目。
要钱给钱,要技术给技术,唯独就是缺设备——光懂质能转换公式有屁用,造原子弹需要的东西太多了。造人工心脏需要的东西也不会少,光是造出合格的人工肌肉纤维就不容易。
当前国外的人工心脏是个机电产品,用的材料是橡胶之类的玩意。而黎教授要做的明显要先进的多,是真正生物技术‘长’出来的肌肉。
“可这资料上的‘肌纤维培养舱’是个什么玩意?这东西听起来好科幻的样子,可它在哪里?听都没听说过。”
黎教授向上级抱怨,“所谓‘干细胞培养’用土办法根本行不通,培养出来的肌纤维不符合要求,屡次实验全部失败。我们需要高等级的专用设备。”
可惜所有抱怨如泥牛入海,一点动静都没有。
而在度过最初的震惊后,国际医学界对于蓝晨药业的放出的卫星开始有了新的反应——‘智能医生’这东西大家还能理解,无非就是一台高度智能的机电设备。可你们这个仿生的人工心脏太科幻了吧?
“以现有的技术,这是造不出来的。”
“目前欧美最好的生物学家也还停留在培养细胞的阶层,培养活体组织在技术上还有很多空缺。”
“兔子在医药领域一向落后,虽然尚不清楚蓝晨药业究竟完成了多少前置技术储备,但我们不认为他们能完成技术超越。”
“这很可能是个骗局,目前人工器官还是欧美机电式的比较可靠。而蓝晨药业的研究在我们看来还缺乏理论支持。”
在舆论上,蓝晨药业显得极其被动。哪怕他们的‘智能医生’已经开始为普通病患进行一些小手术,可媒体依旧在批驳他们不断失败的人工心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