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页

“我同意孙部长的意见,华禹投资的意向中,我们仅仅需要以地皮来抵抗工程款,而邵明书记这份意向书,猛一看上去,我们区要多支付一部分利息,可账不是那么算的!

对比我们东城区2000年的地价和2001年的地价,就会发现,2001年比2000年增长了一倍还多,尤其是华禹世纪城项目附近的地价更是增长了三倍。

同志们,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如果选择华禹投资公司的方案,我们以目前的地价给他们价值二十亿的地皮,等到旅游路竣工后,地皮价值可能已经变成了四十亿甚至六十亿!

相反,选择中信投行的方案,我们分五年偿还,按照中信给出的利率,我们一共需要支付利息大约是四亿左右。

这么一对比,选择哪个方案,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王区长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开口发言的常委副区长潘加一。

潘加一说的也正是他想到的。

不过,王区长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那就是中信投行为什么会给出这么优厚的条件,贷款给他们?

是不是还有没有摆到桌面上的条件?

王区长不是毛头小子,作为一名在仕途挣扎拼搏了二十年的人,他很清楚,看似诱人的蛋糕后面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陷阱。

接着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纷纷发表了意见,无一例外都是明的暗的支持中信投行的投资案。

王区长很理解大家,都是为了工作,为了区里更好的发展。

“书记,区长,各位,我有一点不同相同的意见。

你们只看到了地皮会涨钱,却忘了华禹投资带来的增值效应!

就行干脆潘区长说的,华禹世纪城周边的地价增长了三倍还多。

潘区长刚才预测,旅游路两侧的地价未来三年可能会增长到两倍到三倍,这一点我是赞同的!

可是你们想没想过,如果在华禹投资参与开发旅游路两侧的土地,会带来什么样的效应?会不会再增长两到三倍的基础上再增长两到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