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页

当年只有他们能接触美国片、欧洲摇滚乐、日本文艺小说!

某种意义上来讲,当你占据了别人无法企及的优势资源,你能做出点儿什么是可以理解的。

但你总摆出衣服高人一等的姿态,就让人有点烦了!

看汪朔,人前人后提起冯晓刚,从不拿正眼瞧他:好像作为一个多年没有成型作品的作家还能一直给人家一个一流导演当人生导师似的;

如果你说冯晓刚你为了出名、挣钱,观众想看什么你就拍什么,你怎么一点儿艺术家的范儿都没有,所以我鄙视你,那我也尊重你的意见——可你也没少跟丫合作啊?

《非诚勿扰2》包括后来的《私人订制》,那都啥玩意?

不过,《1942》确实不差——无论是完成质量,还是对中国电影在题材上的探索和拓宽,成绩很大。

但贺岁档,大家就想看热热闹闹的喜剧,不想玩深度!

市场是为观众服务的,观众理论上是没有错的。

一部电影,想达到艺术和商业兼顾,票房和口碑并存,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白日焰火》拿了金熊奖,票房没到3亿……

一堆观众还是冲着吕潇然买的单!

既然是下定决心要去拍这样一部很可能无法收回成本的心血之作,就要有接受现实的觉悟。

票房不佳就骂人了……

这样不好!

尤其是对比李鞍:电影还有无限的可能,这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也是一个让我谦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