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有兴趣盯着路过的姑娘,不过人家可没啥兴趣,直白点吧,吕潇然穿牛仔裤、黑色的外套,怎么看都不像有钱人……
姑娘们很高傲,一个个挺胸抬头,压根没看吕潇然的脸,直接略过,秀着独属于未来影后的优越感。
吕潇然看了半天,没找到自己熟悉的面孔——他本来想着能不能偶遇杨蜜或者柳天仙,来一场意外的邂逅啥的……
呃,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中戏出演员,北电出明星’,这句话的由来应该是周传基先生。
这位先生是干什么的,大家自行度娘,只说一个,他是张一谋、陈恺哥的老师!
两千年左右,他给当时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先生写了三封信,怒斥北电的电影教育与资本同流合污,只想培养明星。
北电与中戏,一开始中戏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确实比北电好点——教育部直属表演类院校!
上个世纪,中戏在国内戏剧院校里1的地位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姜闻、陈导明、巩利这三个人就已经是难以逾越的高峰!
北电是之后慢慢追了上来的。
中戏和北电初衷一开始就是不同的。
中戏在教学上更注重于演员的基本功,主要是为了向国内话剧业输送人才,所以中戏非常重视演员的声台形表,而北电偏爱影视化。
这么说吧,北电最开始就是向京圈输送人才的——否则,它的标签也不会是北京电影学院……
影视圈的大浪淘沙,除了一定的机缘和少部分天赋型演员年少成名外,还有极大多数演员或是籍籍无名淡出圈外,或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其实,到了最顶级的层面,两者差不了多少……
那你说王志闻、蒋雯力、黄博他们三的演技是不是最顶级?
按照哈士奇的说法,10年之后,随着资本的进驻,所谓的明星、演员分界线越来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