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人类的塑像——至少看上去和人类的样貌相差无几。
“看来这个星球的智慧生物也遵循着信息扰动,进化成了这种‘标准模板’的形态。”郝仁点着头,“现在至少能确定这颗星球的本土生物长什么模样了。”
“不只有这个。”薇薇安的双眼泛着微微的红色,她看向前方一个黑沉沉的大厅,“这里要么是个博物馆,要么……是用来留言的。”
郝仁抬起头来,顺着薇薇安的视线,他理解了对方的话是什么意思。
在前方的大厅里,无数雕塑和浮雕静静地排列着,仿佛等待检阅的士兵,也仿佛沉默的墓碑。
雕塑,不管是在地球还是在异星,很多文明的发展与传承中都有着这些东西的影子,不论是在文明的萌芽时期一块被随手雕琢的木头或原石,还是在文明崛起之时用合金铸造的精致物品,雕塑以其直接且形象的表现方式都始终占据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位置,如果不看信息容量,雕塑在传递信息时的准确性与可靠度将远超任何文字和语言,因此如果你想要将一件重要的事情流传后世,流传千年万载,而且希望它能够被后来者轻易解读,那么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把它刻下来。
刻成浮雕也罢,制成塑像也好,它都能让信息保留足够久的时间,至少在某些还未能战胜“时间”本身的文明面前,这些塑像与浮雕的“保质期”是足够的。
这座建筑物或许真的只是个用来展览雕塑的博物馆,但郝仁更希望它是古文明面对灾难时留下的留言簿,虽然之前那六架飞行器的存在证实了这颗星球仍然有幸存者,但不知为什么,郝仁始终觉得不能把揭开历史真相的希望放在那些飞行器所代表的“幸存者”身上。
第1533章 陆续出现的线索
基本上所有的雕塑都有损伤——一部分甚至已经支离破碎到无法还原的地步,哪怕以数据终端的计算能力都无法凭空修复那些塑像和浮雕上缺失的部分。
郝仁只能让数据终端尽可能地还原它们的本来面貌。
数据终端漂浮在半空,一道淡蓝色的光幕被投影在它前方数米外的空气里,在光幕笼罩之处,时光仿佛逆转,破碎的雕塑和残缺的浮雕被重组成影像,安置在它们原本应处的位置,藤蔓和苔藓被画面过滤系统清除,露出墙体和立柱的最初模样,能被还原的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场景,在无法还原的部分,蓝色光幕投影出的是大片代表“未知数据”的抖动阴影。
郝仁看到了人类的雕塑:男女老幼,各种人种,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厅入口处的两侧,就好像专门为了展示人类的标准模型一样站在那里。
再往前是关于行星位置的“星图”,它被雕刻在一块长宽各达五米的金属板上,金属板就像一道屏风般立在人类雕塑的前方,上面不但标注着行星和恒星的相对位置,而且还用各种符号标注了很多东西,数据终端简单翻译之后发现那些符号都是在解释这幅星图的意义。
“看样子这里果然是个‘留言簿’。”郝仁摸着下巴嘀咕道,“我猜类似这样的建筑物在这颗星球上应该不止这一处……或许每个大型城市的中心都修建了这样一座‘博物馆’?”
薇薇安摇摇头:“那还得等咱们能找到更多遗迹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