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龙凤麒麟之族为何大战、如何大战,还有大战中的那些大能纷纷陨落的画面,详尽的记录了下来,以及巫妖二族开始兴起,并互相争斗、埋下下一场量劫的种子。
龙凤初劫中,道祖和三清似乎只是旁观者,目睹着这一百六十五幅画卷中发生的一切。
他们没有卷入其中的因果,而当时,道祖已经是洪荒的最强者。道祖的画像在这些壁画中只是一片阴影,看不到他的面容,只能感觉那是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龙凤初劫的最后,道祖出手护住了洪荒大地,让洪荒没被直接打碎。龙族触发了四海泉眼,施展了逆天的大阵,洪荒大部分陆地已经被淹没。
或者说,被打沉了。
祖龙陈尸黄河故道,始凤沉于不死火山;龙族永世镇压四海泉眼,凤族已经没几个存活……
这就是量劫,如果道祖最后不出手,洪荒已经破碎、天地重归混沌的量劫。
道祖第二次讲道,三幅画。
三清、女娲、西方教二圣人得鸿蒙紫气的成圣机缘,诸多大能的面孔,两幅画。
巫妖大战,一百二十六幅画卷,夹杂着女娲造人成圣,三清和西方二圣人立教成圣,还有人族第一次兴盛,还有洪荒上古时挺出名的“大能老好人红云惨死事件”。
又有道祖第三次讲道……
这一百二十六幅画卷中,讲述巫妖大战情节的并不多,都在推演天地变化。
像姮娥被算计,广寒宫搭建这种“小事”是没有资格和天地变化相提并论的,只是在一幅画的边角有个嫦娥奔月的画面。
周舟明显能感觉到,画卷上变化的不只是越来越牢固的天地,还有作画之人老子师祖的心态……
越来越淡漠,到后来已经完全是旁观者的角度,只是在观察着天地变化罢了。
可能在老子看来,巫妖大战的规模和破坏力,远远不如龙凤初劫,画面上的肃杀感也少了很多。
也可能是师祖的修为不断提升,眼界越来越高的缘故;龙凤初劫的时候,三清尚未成圣,而巫妖大战的时候,三清已经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