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页

钟韶见着那黑压压一片似乎根本望不到尽头的灾民,终于还是有了一点不忍心,问了一句:「灾民竟有这么多,粮食可还够?」

周刺史闻言苦笑,这些天城里城外都饿死了不少人,但灾民却是一点儿没少。他虽然筹到了些粮食,但能撑多久就真难说了,说不得一两日都难!

钟韶见着他苦笑,却突然说道:「刺史府里的存粮,好似并没有被搬出来?」

周刺史脸上的苦笑顿时一僵,然后有些支吾的答道:「大人说的是,刺史府的存粮还未动,这些粮食是下官去各富户家求来的。」

富户家中自有存粮,而且家里也定有护卫,之前城中因灾民们抢掠动乱过一阵,但这些乱也生不到他们头上。那些生存在底层的百姓们或许已经将卑微刻在了骨子里,见着朱门大多不敢闯,有闯的被护卫打死在门外,就更没有人敢上门了,因此反倒是那些寻常百姓遭了殃。

周刺史去寻那些富户筹粮并没有什么不妥,但他脸上似乎隐隐透着些心虚。钟韶自然见到了,想了想便也没问,心里大抵已经猜到了些,无非就是周刺史自己在富户那里借不来粮了,就打着她的旗号去借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也不用她还。

说话间,粥棚里的粥也熬好了,灾民们很快又骚动了起来。

钟韶仔细听了听,竟不是激动争抢,而是在吵嚷争执,甚至又要打起来的趋势。她不禁有些好奇,便带着人走了上前,到了近前正听到那派粥的衙役喊道:「叫什么叫,不吃就滚!」

这话说得,钟韶不禁侧目,跟在她身后的徐文锦和吴长钧更是皱眉。

周刺史又抹了把汗,畏畏缩缩的说道:「大人,咱们还是不要过去了,这些灾民如今都不安分,福王殿下也是来巡视时遭了他们的毒手,若您再出了什么差错……」

钟韶闻言瞥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自己身后跟着的百十个甲胄鲜明的玄甲军,意思不言而喻。

周刺史还想劝,钟韶却已经领着徐文锦和吴长钧他们走上前去了,等到了近前一看,才知道这场骚动争执因何而起——那领粥灾民的破碗里,清清淡淡的一碗米汤,只有碗底稀稀拉拉的躺着十几粒米,若是要钟韶说,别说是粥了,说米汤都抬举这碗里的东西了!

钟韶不是没有吃过苦的人,她幼时丧父,无依无靠了好些日子,饥一顿饱一顿也是常事。但再难,她也没混到这地步,这一碗米汤莫说是成年人了,就是孩子也喂不饱啊。

徐文锦见了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心里更是嘀咕:我说粥熬得稀些也无妨,但也不至于这么稀啊,这跟喝白开水能有多少差别?!

钟韶只看了一眼,便是黑了张脸,说道:「加米,重熬。」

衙役听了这话,怒气冲冲的扭过头刚要骂,见着钟韶的模样,再看他们刺史大人还跟在后面,顿时就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嘴唇动了动,最终道:「可是大人,这么多人,咱们的米粮不够啊……」

从富户家中筹来的都是好粮,但这米粮再好再精细,东西就那么多也不顶饱。

钟韶也知富户们之前已经让周刺史借过一回粮了,这次能借的肯定不多,于是说道:「不够就去刺史府搬,刺史大人应当不介意陪着大家饿几天肚子吧。」说到后来,便扭头看想了周刺史。

周刺史一脸苦笑,可是除了点头有能做什么呢,只能是能撑几日是几日了。

一连三日,钟韶每天都会往粥棚去看个一两趟。粥棚附近已经汇聚了成千上万的灾民,刺史府里的存粮也是杯水车薪,连一天都没能撑到,便是被那些灾民们吃干净了,最后到底还是动了周刺史最不愿意动的戍卫军军粮。在这天灾人祸的当口,差点刺激得戍卫军哗变。

所幸,提出这个建议的徐文锦有着三寸不烂之舌,到底还是将那些戍卫军安抚住了。只是这军粮可以运一回,却绝不能有第二回,也不知贺铭的粮食几时才能到?

如今北地刚遭遇了雪灾,道路难行,钟韶并不敢将希望全部寄托于贺铭身上。她其实更在意那一批不翼而飞的官仓赈灾粮,毕竟数目那么多,粮食那么重,要运出城肯定不会悄无声息,而周刺史事后严查也没查出可疑之处,这便说明那些粮食很可能还在城中!

徐文锦等人也同意这个猜测,因此这些天洪平召集了丐帮的人,在城中四处查找,几乎忙得脚不沾地。只是那些粮食却真如人间蒸发了一般,一时之间根本查不出丝毫线索来。

这一日,钟韶从粥棚里回来,一路上都有些忧心忡忡——不过三日,粥棚的粥还是越来越稀了,因为她们真的再也找不出更多的粮食,但无论是贺铭还是赈灾粮,目前都毫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