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楚国素来风气较为开放,这样的日子显然就是为了让这些公子小姐相约同行的准备的。他们三五成群,骑着骏马,乘着马车,也或是不紧不慢的徒步而行,间或笑语几句,总之是悠然自得的享受着春日的美好。

楚京今年的春天或许比之往年更为热闹,原因无他,只是春闱在即,各地赶考的士子纷纷云集楚京,一时间京师之地文人汇集,好不热闹。他们虽要准备春闱无暇游玩,但到底是给这刚刚从冬日的萧索中走出来的地方更添了几分生气。

这楚京之中有一处有名的地方是文人们最爱的去处,那便是五年之前,由楚国大儒徐文成所创办的听雨阁。这次进京赶考的士子们,只要是条件尚可的,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来这听雨阁里坐上一坐,然后进行一番所谓的“以文会友”之类的活动。

这天天气晴好,有人外出踏青,自然也就有人入阁论文。读书人们平日里都以斯文自居,可是真到了与人辩驳文学观点时,那架势比起江湖人真刀实枪的打起来也不遑多让。这不,刚才踏进听雨阁的一个少年公子,就被二楼上大声的辩驳声给吓了一跳。

听雨阁的跑堂在客人进门时便迎了过来,见状笑呵呵的解释道:“公子勿怪,今日这楼里多是些赶考的举子,难得聚一聚各抒己见,声音不自觉的便大了些。如果您嫌吵的话,二楼旁边有雅间,里面可是清静着呢。”

这听雨阁虽然是徐文成创办的,多文人雅士来此聚会,但说到底也还是一家好些的酒楼罢了。有客人喜欢在大堂里听听别人的学问见解,自然也就有客人喜欢清静的独自小酌,更不乏三五好友相聚而欢,所以这听雨阁里的雅间也是备得极好的。

少年听了刚要说话,他旁边跟着的随从却是小声提醒道:“二公子,这地方太过嘈杂了,人也乱得紧,咱们不如换个地方吧。”

少年闻言却摆了摆手道:“怎是嘈杂了?学无止境,难得遇上科考年岁,在这里听听这些举子们的一些见解也是好的,否则出来一趟岂非无趣?”说完对着那还在一旁等着的跑堂扬了扬头:“不用雅间了,你就在这大堂里找个靠窗的位置好了。”

跑堂的见这公子年纪轻轻却衣着华丽更兼满身贵气,自然是不敢怠慢的。应了一声之后抬头四顾,却见一楼的大堂里客人实在太多,连忙就将人引去了二楼。等上了楼梯之后放眼一看,正巧靠窗的一桌客人刚走不久,便连忙招呼着其他伙计一起把桌子收拾干净了,然后引了两人过去坐了。

当然,坐下的只有那少年一人,随从是从来没有资格和主人一同上桌的。虽然那少年已经说过不必拘礼了,可那随从依然顽固的坚持己见,于是这两人便也只能是一坐一站的在那窗边的位置上落了坐。

除了记挂着上茶飞快的往后厨跑去的跑堂之外,大堂里的其他人显然是没注意到这两主仆的。他们此刻的注意力早已经被大堂中间,两桌正在就某观点争得面红耳赤的读书人吸引去了,一个两个都听得极其认真。

不用细看也知道,这些读书人多是今年进京赶考来的。能在家乡中举,拥有这参加会试的机会的,无论如何都能算得上是个人才了,他们对人对事各有见解,一言不合彼此不服争论起来倒也是正常的。更何况来了这里的人,又有几个不是为了展示自己所学,想要获得所有人认可追崇的呢。

少年耳边听着这些人无论对错的话语,眼睛却始终看着窗户外面人来人往的大街,似乎并不是像他自己之前所说,是为了听那些人所谓的“见解”而来的。

只是他的眼神中略微放空,焦点也并不明确,似乎他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眼前那街道之上。也不知他究竟是其实真的听得认真,还是思绪早已飘飞。

也不知过了多久,随从仍旧笔直的站在少年的身后,但这大堂里以文会友的那群读书人却已经不见了踪影。

面对冷清下来的大堂,少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他再次扭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也起身准备离开了:“时候不早了,再不回去她肯定要担心的。”随即又微微侧头问旁边的随从:“离歌,你说我刚买的那个簪子她会喜欢吗?”

离歌微微低着头,冷峻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声音里却透着认真:“二公子买的礼物,夫人都会喜欢的。”

少年笑笑没再说话,手下意识的抚了抚放在怀里的簪子,眸子里亮晶晶的似乎带着一种特别的期待。

作者有话要说:小楚湛长大了……

☆、皇子

初春时节的凤仪宫也多了一分生气。凤仪宫里的小花园里因着皇后叶思羽的喜好,多种的是些寻常花草,不过这花草越是寻常,生命力也就越强盛,所以即使这会儿御花园里的花草也比不上这里的生机勃勃,百花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