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页

一门3公里长的轨道主炮(星联巡洋舰主炮放大版),六门4百米副炮(标准巡洋舰主炮),二十四门速射近防炮,鱼雷发射器(只有八发裂解鱼雷,买不到更多)。舰体采用四核心并联(同上,缺乏无畏级质量核心资料),双发离子引擎(同上,缺反物质、热核引擎资料),最高速度“仅为”25倍光速……

从上可以看出,它的纸面数据相当一般。虽然体积上远超星联的无畏舰,但是主炮的威力大约只有星联的125倍,而且整体的作战性能也并不突出。一方面是黎明团还未获得星联核心的战舰制造技术,另一方面,这艘试验型战舰验证了无数沐星等人的设计思路,经过实战演练之后,另一艘正在搭建龙骨的二号飞船就会做的更好!

至于长10公里级的巨型无畏舰,那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数据,连基础的设计都未完成。陆远一开始,就是以莫那人、而不是收割者作为假想敌!毕竟莫那人的那两艘长达十公里的巡洋舰,给他的印象真的非常深刻!

陆远一个忽闪,从十字舷桥上消失,来到了那艘战舰的侧面。他将手按在那微凉的金属表面上,尽管战舰尚未完工,他似乎已经能够感觉到在那船壳之下,有无数的能量奔涌!

陆远向前走着,手指划过一个个巨大的文字,最后他连续向后退了几十步,才将这个几百米大小的涂装文字尽收眼底——“启明星一号”——这就是这艘试验舰的名字!

第一百二十四章 母舰诞生(下)

黎明号母舰出品的战舰系列,陆远将之划分为四个级别——首先是启明星级,主要是试验舰和各种支援类船只;曙光级,护卫舰、特种舰和八云蓝说的那种自杀式炮艇;晓月级,综合性巡洋舰;朝阳级,主力无畏舰。

至于为什么这么命名,仅仅是因为母舰叫“黎明号”,这些词汇都和黎明相关……因此大家商量一下,就这么定了下来。

按照这种划分规则,虽然船坞上将要完工的第一艘战舰是巡洋舰,不过因为还属于试验试做型,更多的是作为技术验证而存在,因此依旧命名为“启明星一号”。只有当技术成熟,正式进入批量生产的环节,才会用晓月级来划分,其它等同。

“我们目前制造这样一艘巡洋舰,需要12个月时间,而且船坞的建设同样缓慢。目前只能同时生产两条巡洋舰,八栋巡洋舰船坞的建设需要七年时间!而那四栋无畏舰船坞,全部完成建设则需要十五年……”这时候,八云紫和八云蓝已经来到了陆远的身后。八云蓝尽职的向他介绍着,“目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无论是各种材料来源,还是标准设备采购都有问题。但目前最大的瓶颈是人力,一百万人口听起来很多,实际上全部都投到船坞建设上,也完不成这些工作。”

陆远默然不语,人力资源的问题暂时来说是个无解的难题。能够参与战舰制造的工程师,原本就很难培养,绝对不是那些绿皮可以充数的。相比之下,其实黎明号的人口结构中,这个工程师的比例已经逆天了,再要更多只能从质量效应的世界那边想办法。

“要试试吗?”看着陆远皱着眉头的样子,八云紫摆摆头建议道。

“什么?你说开飞船?我以为还没造好……”陆远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他顿时跃跃欲试地说道。无论怎么说,男孩子从小到大,心中总有一个宇宙战舰的梦想,陆远更是其中的中二病晚期患者。

“85,还剩下一些不怎么重要的细节,反正外面是太空,掉不下去。”八云紫无所谓地说道,“我们中只有你和李华梅有驾驶星舰的经验,既然回来了,不如先做个基础测试再走。”

“没问题,测试的任务就交给我吧!”八云蓝眼看无法阻止,只能将测试单整理出来。陆远随手接过来,信心满满地说道。看到他看都不看就说大话,八云紫偏偏还一副很赞同的样子。八云蓝无奈,只能下达战舰停工的命令。不一会儿功夫,战舰两侧那些工程机械相继收起,然后在“启明星一号”内部工作的工程师也全部撤离。

“我们进去。”陆远兴冲冲地说道,然后一马当先的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