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多么高明,手段多么让人着迷,心理战术多么的精致,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从设定上就是这么一个人;从人物设定上他就应该这么完美,而不是随着剧情发展使得他这么迷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看不到小丑身上的主角光环。
可惜,面对舆论的滔滔大势,尤其演员离世加宣传推动带来的影响,这样的观点只要出口,立即会被喷的体无完肤。
人对离世的充满无限同情,对活着的却不会。
时代在不停的变换,电影市场的主流群体却不会改变,青少年永远是构成市场的支柱,也乐意为心仪的影片以及周边产品掏腰包。
就商业电影而言,《黑暗骑士》足够酷,这也是能够吸引观众的关键,而不是黑暗和沉重。
随着北美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渐渐长大,主题轻松的电影会成为商业电影的绝对主流。
严格说起来,这一批人中的多数并不怎么喜欢主题沉重的影片,过于沉重和阴暗的电影,会遭到他们中大部分人的排斥。
如果《黑暗骑士》向后五到六年,又没有希斯·莱杰离世带来的庞大影响力,等电影市场的主流人群更新换代完毕,能不能在北美市场取得曾经那般巨大的成功,真的很难说。
电影终究是受社会环境影响极大的文化产品。
当然,《黑暗骑士》的风格,也为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尤其是华纳兄弟和dc漫画带来了另一条康庄大路。
不过,这部影片的票房和商业成功已经无法阻挡。
周五刚结束,各大媒体便开始惊呼单日票房新冠军的诞生,当时的统计还仅为6780万美元,之后数字又校正到7190万美元。
这样的单日票房数据用爆发都无法来形容,已经将过往北美所有的单日票房纪录全都踩在了脚下。
这部影片前期宣传做的太充分了,也勾动了无数人的好奇,造成相当多的观众都想第一时间进入影院亲眼目睹《黑暗骑士》的真容,影片的提前场和周五一天的放映消耗了足够多的热情,当周六过去周日到来的时候,统计出的周六票房数据不可避免的有所下滑。
不过下滑的幅度并不大,也不会太过影响《黑暗骑士》的票房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