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观众都以为一如007或谍中碟那样,玛丽会是伯恩的“谍女郎”时,影片却安排玛丽早早死去。
接下来的剧情则被用心良苦地设计成了双线:一方面是伯恩如何揭露中情局的内幕,洗刷自己的清白;另一方面,则是他进一步厘清围绕在自己身上挥之不去的阴影记忆。
这片子当然不是一个为女友简单复仇的故事。
事实上,除了在德国慕尼黑与cia特工的打斗,于正当防卫中被迫将其勒死外,整个剧情中伯恩都再没有杀过一人,而且时时铭记着玛丽对他的嘱托:“你一定还有别的选择,可以不杀人。”
由此,整个故事最终变成了一次自我救赎的过程。
在影片的结尾,伯恩当着奈斯基夫妇的孤女说道:“你的父母不是那样死的,都是我杀的,对不起。”就此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与《谍影重重1》相比,第二部的节奏更为明快。
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给过罗南一份统计,《谍影重重》平均镜头长度26秒,而到了《谍影重重2》上,平均镜头长度只有19秒!
高速剪辑营造出了异常激动人心的视觉高潮。
可以说,保罗·格林格拉斯赋予了影片很多新的表现形式。
但作为一部典型的商业片,在剧情设置上依旧遵循着最基本的好莱坞模式。
主角与反派的正邪对立非常明显,始终贯穿伯恩和caa的对抗,“绊脚石”计划的负责人还没死绝,伯恩又被cia追杀。
再就是典型的三幕式结构。
第一幕必然是交代人物和背景:伯恩在逃,cia的键盘侠、高领毛衣控们初步制定应对伯恩的策略;第二幕矛盾激化,伯恩与关键队友建立联系,cia先派喽啰探路,再派与伯恩势均力敌的杀手阻击,这期间必定来一场追车戏,一场跟踪与反跟踪戏。
第三幕故事达到高潮,伯恩的生存危机解除,cia高层伏法,伯恩自带bg华丽退场。
当然,作为正统商业片,还有永不过时的邪不压正的主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