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中非常安静,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马克·伦道夫说道:“我们的目标是将单份订单成本压到2美元,这样才能保证天幕计划成功。”
汤姆·库克说道:“成本当中,投送费用占比不算高,我们现阶段不可能将单件运费压在比2美元更低的水平。”
莱斯利·基尔戈说道:“真正占据成本较高的是dvd采购费用,以及相关的授权费用。奈飞的dvd平均采购成本为每张15美元,这是发行方给予我们的最低价。”
罗南直接说道:“新片dvd的成本能降低到10美元左右,老片会更低。”
使馆影业就具备dvd发行能力,实地操作dvd的转制与冲印成本,平均每张用不了3美元,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价格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
“这段时间,我们跟好莱坞六大公司分别接触过。”莱斯利·基尔戈看了眼同僚们,奈飞被收购之后,他们也想尽快做出点成绩,给新老板看看,也是证明原有管理层的能力,但最为重要的dvd授权方面相当不理想。
她说道:“他们不更改15美元的dvd批发价,告诉我们这绝对行不通,说会给我们dvd和授权,但别指望任何折扣。”
这与好莱坞以前对待奈飞的态度没什么区别,如果奈飞能以高价拿下授权,也不会拖到现在了。
罗南问道:“老片新片一样?”
“是的。”莱斯利·基尔戈回答道:“他们非常傲慢,跟百事达一样。”
罗南跟百事达打过太多交到,自然了解百事达的状况,长期垄断地位导致的傲慢心理,引发客户日益反感这个连锁巨人的滞纳金、有限选择和糟糕的客户服务。
好莱坞六大公司垄断了北美电影产业,尤其是版权方面的绝大部分份额,而且彼此既竞争又合作,在很多方面都有默契和一致的利益,想要他们对一家小客户让利,实在是太难了。
但好莱坞电影授权不可能放弃,这里毕竟是北美,即便拿到再多海外授权,也无法改变影视作品主要受众是好莱坞的现实。
“跟好莱坞的授权谈判交给总公司吧。”罗南收购奈飞伊始,就做好了准备,如果奈飞自身就能搞定,也不会是现在的局面:“其他公司还好说,六大公司是块硬骨头,想要让他们降价不容易。”
奈飞的人都清楚这一点,毕竟最近几年没少领略大公司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