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罗南提高声音:“这个项目的宣传,互联网是关键,上一次制定的计划,如果大家有新的想法,可以进一步完善。”

“我觉得应该先试探下社会反响。”大卫·比利亚相对比较谨慎:“如果反响不佳,我们应该及时止损。”

谁也无法保证一部电影必然成功,况且这是过往从来没有过案例的计划。

大卫·比利亚稍稍提高声音:“我做了预算,想要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仅仅宣传方面的投入,不会少于800万美元,甚至要1000万美元以上。”

尽管有前世的记忆在,罗南却也知道不能孤注一掷:“大卫,我们暂时先推进宣传计划第一部分,如果无人关注,完全来得及掉头。”

这片子成本看似很低,真想要拿到高票房,却需要巨额投入。

不说别的,一个电影拷贝运送到影院,连冲印到保险再到运输等各方面费用,平均需要1500美元。

商业连锁院线的影院大多是多影厅,需要大规模发行,怎么也要3000个拷贝。

这就是450万美元。

如果不是买断了版权,罗南疯了才会在这样一部片子上投入巨资。

如今的传播语境下,一部电影想要在发行与放映上大获成功,就必须以最为合理的方式,借助各种媒体的力量,进行市场营销和推广。

作为一个经历过互联网浪潮的人,罗南非常清楚,电影与网络这一跨媒介现象,会重新确立电影的营销形式。

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也是极大的冒险,上千万美元的资金,不可能随便砸下去。

罗南也需要看看社会反响,而不是闷着头胡搞。

“档期呢?”他问加西亚:“你觉得定在哪个时间段最合适?”

加西亚早有计划:“这个项目不宜拖太长时间,拖久了会影响到《死神来了》的宣传发行,因此我认为暑期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