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

如今以他的境界,哪怕就是海啸过来,也无法伤及他。

这时,埋伏在小船远处的许多卫士,不由震惊无语,看这少年的气度非凡,原本以为只是一个读书人,却没有想到却径自前来此岛,不由引发了他们的重视,便设置了如此巨浪,想要让楚有才知难而退,只是没想到,这种巨大的波涛,居然无法动摇楚有才一分。

以他们拥有道法的境界,面对这样的力量,也只能退避三尺,眼前这少年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慢慢地,楚有才就这样驾驭着小舟,踏上了湖中的小岛。

这时,岛上早有十几个卫兵站立着,而当中一个金色盔甲的校尉打扮的人,皱着眉头问道:“你是谁?今日这里有道观与佛堂的论战,因为担心意外,特意派我们前来守护,闲杂人等,一概不许进来。”此刻他身上有着霸道之意,哪怕楚有才能驾驭小舟,显示出强大的能力,他也不会心怯。

楚有才心头一动,此行这一路上,他发现父亲的军队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军队已经接近了三万五,而且还有两三万的后备军在整肃,相信这样的力量,势必会引起楼兰王的忌惮,而父亲究竟是出自什么想法,会如此大振其鼓?

与燕门一战后,楚郡王的军队攻上了城池,最后逼迫燕门大退,已经算是大捷,但依旧保持着这样的军备,却有些僭越了。

或许背后存着什么隐秘不成?甚至有可能父亲被人挟持?否则以父亲的性情,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此刻楚有才也没有报上自己的名号,便微微一笑,说:“在下前来,也是因为道佛之争而来。”他遍观众书,可谓深通佛道,见识比起以前来强了不止数倍之多。这种佛道争论,根本难不住他。

这校尉不由眉头皱得更深了,在他眼里,只有一些顶级的大师级别,才有可能化解这样的争论,眼前这样的幼子,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虽然眼前此人,气度的确相当不一般。

便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声佛语,如同无数莲花绽放,好像要涌入云层一般,赫然是一个僧人说:“超生死,得解脱,肉身与精神本是两形。肉身无法抵抗生老病死,但精神却永远不灭,比如隔世传人,比如重新投胎,往往能得到上辈子的记忆,形尽而神不灭,这便是佛法的根源。”

他的话里,有一种自信之力,浩荡无边,仿佛周围无数莲花生起。

楚有才抬头看去,发现却是岛屿的当中,远远能看到有两人盘膝腾空,一个是僧人,一个是道士,彼此之间,杀气渐生。而这声音是从僧人传出来的。

几乎同时,那道士冷冷地说:“超生死于解脱,解脱的最后之路,并不是肉身毁灭,而是肉身成仙。先朝有道者葛洪曾说,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名山,谓之地仙,下士生死后蜕变,谓之尸解。所以身得道,神亦得道。神形本是不离!”

他的语气里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气息,认为自己是本源正宗,与此争论似乎颇为不屑。毕竟佛道乃是从他国流传过来,无法与道家正宗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