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左小右接到了公孙瓒的回信,看完信上内容,左小右微微一笑,遥望洛阳方向:“袁本初,你又会作何选择?”
……
“公孙瓒想投降?”袁绍看完左小右的书信,先是一惊,随即一喜,但很快就满脸阴霾:左咛一封书信就令公孙瓒不战而降,莫非我袁绍真的不如左咛?
袁绍越想越生气,立即回信:不接受公孙瓒投降,格杀勿论!
……
当左小右接到这封回信的时候,不禁摇摇头,由此注定了袁绍的败亡。
当年冬天,左小右发动政变,以迅雷之势夺取了冀州、并州和青州三州之地,同时兼并了归降公孙瓒的幽州之地,汇聚北方四州之地,在开春之时大举南下,攻破洛阳,俘虏了惊慌失措的袁绍,改天换地。
这个消息对整个天下都是一次巨大的震动,尤其袁家的门生故吏无法接受左小右的军事政变,纷纷汇聚力量,准备讨伐左小右。
但天下最精锐的部队几乎都在北方,当这些人的力量刚刚汇聚起来的时候,就被北方的骑兵部队冲了个七零八落。如此雍州、兖州、徐州、扬州等地纷纷落入左小右掌控之中,而之后孙坚更是在左小右一封书信之下,举整个江东请降。
值此,整个天下除去凉州和益州之外,已全部纳入左小右掌控。
益州有山川之险,易守难攻,但益州刺史偏偏是袁绍最不疼爱的次子袁熙,在左小右一封书信之下,没有任何野心的袁熙开城投降,来到洛阳和袁绍等人团聚,接受了全族被软禁洛阳的命运。
如此一来,天下就只剩下西凉未归。
现在的问题有些复杂,因为西凉是曹操的地盘,而且曹操这些年已经打下了西域诸国,论兵员战力并不弱,人口也不少,而且曹操虽然瞧不起袁绍,却无法抹消多年的友情。如今左小右犯上作乱,究竟是投降?还是全力抵抗?成了曹操需要考虑的问题。
左小右这边刚刚改天换地,很多地方的执政问题需要解决。好在左小右在南皮培养了一大批的学生,又在荆州那些年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学校毕业生。
学校都是左小右一手建立起来的,那些年在荆州的影响力依旧在,所以左小右刚刚改天换地,这些毕业生们就有了一种‘天子门生’的感觉,左小右一声令下,自然有很多毕业生主动投靠,依靠这些毕业生,左小右完全可以解决各地官员任命的问题。
当然左小右的行为有点犯上作乱的意思,所以‘正名’也成了左小右需要解决的问题。
左小右很喜欢一句话: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