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页

处理一下的为好,至少不要在自己离开后,有新的探月计划,直接从轨道上就能看出异常。

至于说人员实地探测……人类的月球开发,一时半会还到不了那么夸张的水平,从月球正面直接进入月背阶段。

万事万物都有规律,bug只在顾松这里。

……

按照自己的职责要求,五个特别理事,正在向hsda理事会提交自己的每日汇报。

“任务日志0001。”

“燧石空间城一直在平稳加速,全舰没有任何异常。根据安排,除了飞行控制团队之外,其他人仍然在熟悉空间城的各功能区域,适应太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得不说,人到达了这里,真正感觉到,我们人类的技术已经确实达到可以进行大规模太空开发的程度了。”

“从班机进入太空城,到今天的推进器启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规范、成熟。燧石空间城各个环节、功能模块的配合,甚至于空间城的设计本身,都给我这样的感觉。”

“这真不像是第一个在探索中建造起来的奇迹,很像是已经吸收了丰富的经验教训,避免了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才能表现得这么流畅、自然。”

“只能说,燧石集团在太空科技方面的理念、水平,还要超出人们已经认为的程度。”

“几乎300人在太空中的生活,井井有条。这绝对得益于昌文太空训练中心中的模拟训练,让每个人对太空环境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理和心理适应。此外,在空间城里也看到了让人惊叹的机器人体系。”

“很明显,正是由于精密的机器人体系,空间城才能够支撑300人。机器人在生态农业区完成一些基本工作,机器人在保持整个空间城的洁净、例行检查甚至基础维护,机器人让这么庞大的飞行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需要,才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储存物资,而机器人只需要电而已。”

“说起来,我们也已经注意到了。空间城的电力供应实在太充足。对此,顾松舰长……是的,我们这么称呼他,这也是在漫长旅途中用使命感和自我认同感凝聚起来的一部分……顾松舰长说,生活舱、科研舱、推进器和核心控制系统,都有独立的能源供应系统。”

“燧石空间城的设计堪称奢侈,他所赚的钱,大部分凝聚于此。”

“写到这里,今天有一个特别的事件,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推进器启动测试结束后,顾松舰长从舰桥回到了生活舱。他带来了一个摄像机器人,并对全舰说了以下这番话。”

【从地球轨道离开之后,我们和地球的通信时间,会越来越长。大家也许会觉得孤独,所以我为大家想了一个办法,让大家觉得除了亲人朋友,你们还和更多的同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