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页

何安志有点臊得慌,在火箭可回收试验成功后,自己是信心满满地接下了这个新的课题。

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团队齐全,能力在世界也是第一梯队的。虽然非常清楚材料会是一个难关,也组织了团队进行专门的攻关,甚至取得了一些突破。不然的话,怎么能把火箭发动机的极限环境运行时间,又往上提高了那么多?

但是,没想到火箭可回收的材料门槛,还需要更高啊!

到了现在这种程度,何安志也好,郭跃也好,感觉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了。

每一次材料配比的试验时间,是固定的,不可能少。

方向固然没错,金属间化合物的前景就在那里,用这几种金属元素,确实在理论上可以解决以上的那些问题。

但具体的比例呢?还不是得一点点试?

简玉书是带来了建议的配比区间,那也只是区间不是?

所以,他们也只能实话实说,突出现在问题的困难点在哪里,调低对方的心理预期。

不是我们不努力,只是对手太神秘。

更强的材料配方,就宛如隐藏在层层云雾之后的仙女。

你肯定仙女是一定存在的,但你不知道云雾有多少层,怎么办?

他们纠结于这种方向明确又前路慢慢的无奈之中,然后顾松来了。

顾松不是像他们所想象的一样,是像简玉书一样过来关注项目进度的。

顾松带过来了两种样品,每样只有区区几克。

然后顾松让他们安排测试,去试验这两种样品的各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