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页

见顾松有提起这个问题,章儒京问道:“能在12寸晶圆上工作的初代光刻机,和现在最新的型号在制程工艺上都有充分可挖掘的空间。顾总如果有办法让这个型号的光刻机发挥出最高的效能出来,应该也能满足工艺的需要。”

顾松心中一动。

好像……可以魔改一下嘞?

已经过去的2002年,湾积电那边的林木坚才刚提出浸润式光刻的概念,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英特尔还在吭哧吭哧地往157纳米波长的光刻机里砸钱,但用193纳米波长的光刻机加上浸润式光刻技术,可以实现134纳米的波长,比157纳米的极限还高。

这样一来还搞毛的157纳米波长光刻机?

英特尔被迫掉了个头,而湾积电也成功七级跳,一举成为最大的巨头之一。

现在这个时间点……大家都还在研究嘞,第一台浸润式光刻机还没研发成功来着。

现在研发牛逼的光刻机来不及,魔改一下……可以试试?

虽然以现在国内的制造工艺水平,可能根本搞不定。但是外挂都开到这种程度了,不需要再过于小心翼翼了吧?

在章儒京眼中,顾松是扶着额头在思考。

但其实他已经又咬咬牙,钻到意识空间里去了。

在里面,一呆又是将近半个小时。

“193纳米波长的干式光刻机,实现浸润式光刻的改造方案?制造工艺水平要求最低的改造方案?”

人工智能谢茵然有宕机的迹象。

立体投影里出现一堆图形和数据。

“基于哪一个型号的光刻机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