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姑娘在这儿独自生活了这么久, 竟然全部是靠父兄当年留下的资源……当然了, 过路的客商也有可能会给她一点儿帮忙的报酬, 只是这种“报酬”有时候看起来不大靠谱。
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
阿纯家的地窖里,最后一袋粮食也被拿出来磨成了面粉,盛在一只陶罐里,今天为了“招待”明远,已经吃掉了三分之一。
明远暗下决心:至少要给阿纯找条出路,才能答谢昨晚她仗义帮忙。
于是他异常耐心地向阿纯解释:“你看,今天我在这里,能一下子劈好多柴。这些劈好的柴运到旁人那里,旁人就省了砍柴的工夫——省下砍柴的工夫,就可以做别的事,创造出其它价值。”
“所以这些柴,能够帮你换来你需要的物品。”
在这西夏腹地大漠里的荒村,货币根本不存在,但是物品依旧有价值,比如说劈好了直接能点着的柴,又比如说从井里汲上的清水,用石磨磨成粉的大麦、小麦与青稞……
明远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回报阿纯的,而这小小女孩,独自一人生活在这荒村里也不是办法。或许他应该尽最大可能地利用他换来的最后一张道具,为阿纯寻个出路,至少要为她多换点粮食。
“那好……”
阿纯想了想,犹犹豫豫地说:“那我带你去水砦。”
“不过你不怕鬼的对不对?”
明远摇摇头:“不怕!”
他提醒自己是个唯物主义者——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唯物主义。
于是,明远没有停歇,他去劈了很多很多的柴,劈好的柴爿像小山一样地堆着。
他又用柴刀削了几枚木棍,在木棍上铺了一张从坍塌的房屋里翻出的编织地毯,做成一架简单的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