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我的植物学家 今轲 799 字 2022-11-05

“是的。”队长把材料抖得哗哗响,“原定的任务没有任何变化,大家做好分内工作就可以了。”

“我还以为……要去执行……”弟弟呵呵傻笑了两下。

队长把材料背到了身后,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道:“之前也有队员提出了疑问,今天我来正式回答一下,的确,不是每次的采集任务,每一个采集队都有我们这样好的运气。此次对我们的采集任务进行资助的是星月集团,他们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希望这次任务可以圆满完成。”

“星月集团”四字一出,会议室响起了不可抑制、不约而同的呼气声。

是原来如此的声音,是就此放下心来的声音。

星月集团家大业大,稍稍关心点财经内容的人,都不会对这个名字陌生。这是个有足够威望的企业,有它的资助,真是让人腰杆倍硬。

进山前的最后一次集体会议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杨睿没有再向韶昔表达多余的亲近,韶昔觉得这样挺好的。

待到第三天一早,按照计划,所有人整装待发,斗志昂扬地进了山。

西南种质库发展到今天,系统已经相当完备,如今的大多采集任务都是十分有针对性的野生物种采集。

每位采集者的手中都有一份物种清单,详细地列着此次采集的重点植物,状态,数量,优先级。

当然,你不可能幸运得集齐所有的清单植物,也不可能轻易地采集到珍惜濒危种,这项工作的随机性非常之高,因此要想取得优秀的成果,只能加倍地付出努力,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

所以,其实哪怕已经拥有了最好的物资设备,这也是一项极其辛苦的工作。

要想采集到珍贵野生资源,走的必然是没人走过的路,用脚步去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眼睛去搜寻每一株植物,这是除了采集者本身,什么都不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