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页

罗睺对于毗湿奴非常欣赏,毗湿奴可以说是那种一心为世间生灵着想的人,这种人可以说是非常的稀有,虽然毗湿奴性情懒散,但这并不影响罗睺对他的评价,因为罗睺知道佛门未来的构架将会是非常的庞大,像毗湿奴这个等级的存在只要作为威慑力量就足够了,平时根本不用他出手,所以毗湿奴懒散不懒散都无所谓,罗睺看重的是毗湿奴的责任感。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往往能有大作为,我们经常看见小说和电影之中有一个情节,主角由于受到了某些挫折,于是深感自己无力保护亲人朋友,于是发愤图强,这其实就是责任感的体现,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往往比没有责任感的人靠得住。

罗睺心中很清楚,虽然此时印度大世界的众神都好似臣服一般,但那只是暂时的情况而已,这是因为自己的力量远超对方,他们不得不臣服,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安抚他们的情绪,很可能就会埋下祸根,时间一长便会成为佛门发展的巨大威胁,所以说罗睺打算在印度大世界的众神之中选出一个合适的人,让印度众神以他为精神支柱,如此一来只要这个人不闹,其他人也就闹不起来了。

历史之中其实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我们翻翻史书能够看到许多类似的情况,某个国家攻破另一个国家之后,往往胜利国家的国王或是王子会迎娶失败国家的公主,这其实就相当于是树立精神支柱,给人一种我们并未被彻底灭国的错觉,从而使得发生动乱的几率大大减少,让新打下来的领土能够顺利的纳入到自家版图之中。

如今毗湿奴便是罗睺选出来给印度众神的精神支柱,罗睺选择他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印度大世界影响力最大,最能够得到众神认可的便是原本的三神王和八大守护神,因此选择这个精神支柱只能从他们之中入手,八大守护神之中大部分属于独行侠,威望虽有却不足以服众,能够得到众人认可的只有天帝因陀罗。

换句话说罗睺的候选人一开始有四个,梵天、毗湿奴、湿婆和因陀罗,这其中梵天太过理性,这从他刚才的表现就能够看出,太过理性的人往往不如感性的人可靠,因为理性的人容易将所有的东西都明码标价,一旦有人出的价格高过他的心理价位,那么他自然而然的会选择价高的一方,价高者得在做生意上没错,但若是在树立精神支柱上那可是极为不利于罗睺管理,所以梵天第一个排除了。

梵天是太过理性,而湿婆却是太过于感性,湿婆做事虽然也会多加思考,但她的出发点却往往开始于感性,这就好比某人突然看中了某样东西想要买下来,这是感性的开始,而后面他想方设法存钱、借钱、赚钱则是理性的过程,但他的理性却是为感性服务,这种人往往缺乏长远的眼光,所以罗睺也把湿婆排除了。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因陀罗和毗湿奴了,这选择就容易得多了,因陀罗除了修为比毗湿奴低之外,其他各个方面都不逊色于毗湿奴,甚至还略有超出,但正因如此罗睺反而不会选择他,先不说他到现在还没有归顺佛门,就算他归顺了罗睺也不会选择,原因我们刚才也已经说了,那就是因陀罗能力太强!

别看因陀罗好似在印度大世界之中树敌无数,但他能够在强敌环绕之下坐稳天帝之位,就足以体现出他的能力了,而且我们前面也说了,因陀罗乃是一代枭雄,若是让他成为印度众神的精神支柱,恐怕要不了几年他就会叛乱,对于枭雄,在彻底收服他之前千万不能让他掌握势力,不然一定会给你闹出点事情来。

排除了因陀罗之后,罗睺也就只剩下毗湿奴一个人选了,毗湿奴有责任心但却不爱管事,这种人最适合作为精神支柱存在,他的责任心会让他多多的为印度众神考虑,只要引导的好那么这股责任心也能够变为对佛门考虑,而不爱管事则会减少许多的麻烦,若是毗湿奴是那种整天闲不住,到处上蹿下跳的人,罗睺反倒会不放心把如此重任交给他了,罗睺认真的问毗湿奴:“我问你,你愿意成为印度众神的精神支柱吗?”

第714章 收服众神 册封诸天

“精神支柱?”毗湿奴略带疑惑的问道,罗睺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正是精神支柱,你愿意吗?”

毗湿奴当即便明白罗睺此问的用意,他心中思索之后便说道:“我……愿意。”

“呵呵,那就好。”罗睺满意地笑道,罗睺看了看附近的情况便说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因陀罗,可愿借宫殿一用?”

“……请便。”因陀罗苦涩地说道,因陀罗没想到自己一代枭雄竟然沦落到如今的情况,如今看来这须弥山易主也只是时间问题了,想到自己谋划这么多年打下的江山转眼即空,因陀罗心中不由得充满了沮丧,一时间因陀罗竟然产生出了退隐之念,而他的想法所引起的表情变化正巧被正要转身进入宫殿的准提看到,准提心中暗道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