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页

定了定神,韩非这才郑重看向罗长风道:“还请风虚真人明言。”

罗长风拂尘在案桌上一挥,一叠高尺余的书籍突然凭空出现在案桌上,那是一本本黄绿色小册子。

只见最上面那本的封皮上以篆书写着——天书·史记·五帝本纪。

韩非大为惊奇,不仅是为罗长风那挥手间凭空变出一叠书的手段,也为那些书本身。

要知道,如今这个时代的主流文字记录手段还是竹简,只有权贵才用得起绢帛,可罗长风拿出来的书,却是韩非前所未见的纸质书籍。

罗长风看着韩非,对那堆书伸了伸手,韩非明白他的意思,伸手拿起第一本,翻开了第一页: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第五章 你不要想太多

韩非一本本的看下去,从五帝本纪,到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脸上逐渐浮起了惊叹之色。

这所谓的天书之中,竟记载了上至上古黄帝时代,下至周王朝的所有重要历史。

这些历史有些是他知道的,有些是他不知道的,但他可以看出,这绝不是胡编乱造,许多他不知道的事,却能通过其他事从旁佐证,推测出事实如此。

这套《史记》并非司马迁写的原版,因为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夹杂了很浓的个人情感在其中,没能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作为一个写史的人,他是不合格的。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夹带了太多私货”,所以韩非看的这套史记,实际上是罗长风另写的。

他只是将其时间与历史大事件抄了下来,但在涉及到一些人物评价时,却比较公正客观,将其优缺点都写了出来。

比如司马迁在写评价始皇时,写的是“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这段话的意思是:秦王这个人,高鼻梁,大眼睛,老鹰的胸脯,豺狼的声音,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穷困的时候容易对人谦下,得志的时候也会轻易吃人。如果秦王夺取天下的心愿得以实现,天下的人就都成为奴隶了。不能跟他长久交往。

这就是典型的私货了,他只写了始皇的为人,与他一统天下的坏处,对结束乱世纷争,建立一个大一统国家的好处却绝口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