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页

一应需要搬运的东西,尽数被罗长风收入寄灵空间之中,到会稽城后再取出,族民们只需带上几日的干粮即可。

这些年来,两族攒下了大量盐粮,偏偏有罗长风在,他们什么都不缺,需要什么直接从其他世界划拉便是,也不用拿盐粮去换。

所以盐粮越攒越多,到如今,两族攒下的盐粮养活百万人口毫无压力。

会稽城在士大夫阶层全部被赶走后,剩下了百姓四万余人,而以会稽城的占地面积,安置下十二三万人毫无压力,就算加上两族的三万人口,也不过七万人。

是以至少短期内,无须担忧土地问题,只不过大量人口迁入,大兴土木,建造房屋那是必然的,而这又给会稽百姓们带来了工作机会。

百姓们被两族以五斗粮一天的酬劳,雇佣来为他们建造房屋,百姓们一听这个政策,顿时沸腾了,纷纷报名出工。

而且两族准备的粮食种类十分丰富,由百姓们自己选要哪一种,或者每样来点也行。

一开始百姓们还不太信任土豆番薯玉米大米什么的,只敢选粟黍之类的粮食,可粟黍因为产量不高,后土部落种得也少,有些不够用。

罗长风便让负责发放酬劳的人,将各种粮食做成熟食,放在那让工人们品尝,工人们尝过之后,终于明白,这些粮食都是比粟黍更可口的粮食,这才开始主动要其他粮食。

在会稽百姓的协助下,会稽城中多了足以住下五万人的房屋,这些房屋除了供给两族族民居住外,空置的全部归属朝廷所有。

等以后人口增加,需要房子的人就需要拿钱粮来买房了,当然,价格并不高,只要你不懒,干个两三年便能攒下一栋房屋的钱粮。

待新越国朝廷全面入驻,并开始正常运转起来后,一条条政策开始从越王宫中发出。

毕竟他们现在只需管一城,而非一国,也不需要那些充任三省六部官员的族民有多大才能,只需要他们听命行事即可,如今主要做主的,还是长老会。

王宫中发出的第一条政令是人口普查,将会稽城百姓户数记录成册,然后挨家挨户发放新粮食种子,朝廷派人指导种植,待收成后,仅第一次需将收成的一半上交国家。

这是用来回报朝廷发放种子,教他们种植的分红,而从第二年开始,每家每户便仅需十税一,也就是将收成的一成上交国家作为赋税,其他的便全是自己的。

至于土地,先全部收归国有,然后按人头分配,十四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可分六亩地(面积单位全部按照后世标准),女子可分三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