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纯点了点头,继续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太祖皇帝曾经说过,文臣以圣贤之道治理国家,武将以武功韬略保卫百姓,都是大齐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朝廷取士,自然还是要考察举子的文章才学。因此,武功韬略是不能考的。”
武将们顿时泄了气,敢情考的还是老一套,这分明是拿我们做幌子忽悠天下人。
“以武将独特眼光,评判举子的文章策论,这样才不至于选出只知死读书的迂腐之人。微臣以为,这是一项有益科举的改进。至于武将人选,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诗词文章基础,也就是俗话讲的‘文武双全’。其次,最好是年轻人,有冲劲、有热情……”
“小道士!”孙蒙兴奋的大叫。
文良纯松了口气。
武将们纷纷翻白眼。读书人太无耻了,你直接说希望小道士做考官不就得了,这圈子绕得……他们是没听说过“萝卜招聘”这个词儿,文良纯就是在为小道士量身定制考官职位。
这就是得知孙蒙打算跟小道士一起“度蜜月”后,大臣们想出的釜底抽薪之策。
小道士虽然也不着调,然而根据大臣们的观察,只要给他分派个任务,他即使不情不愿,也会把事情做好。小道士做考官,春闱大比又不是一两天就能结束,如果大家再故意拖延一下……
这个主意治标不治本,好歹能拖延一段时间。
再说了,皇帝贪玩爱闹腾不假,可同时也没什么耐心。也许拖延时间长了,他自己就失去兴趣了呢?
大臣们也是没办法。
皇帝毕竟是皇帝,他再不着调,做臣子的也不能来硬的,把他给禁足了吧?
孙蒙摸着下巴:“说到文武双全,首先还得是朕。试想,朕轻轻松松管理偌大一个国家,我说自己文治第二,谁敢称第一?朕又是先天高手,武功至少在皇帝里面是最高的。”
郭常忍不住打断皇帝:“陛下,臣等说的武功,指的是韬略兵法,并非单指个人武勇。”
“郭大人总是这么计较细节,您真该改改了。”孙蒙不以为意地说道,“朕要主持殿试,自然不会跟小道士抢区区一个考官。行,就这么定……等等,不对啊!”
大臣们心中一凛,莫非陛下看破了大家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