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这比剿灭还厉害,居然让恨天宫投降大齐,主动把自己的地盘划归大齐领土了。
大臣们也是有良心的,小道士替他们找回面子,而且还额外赠送到不要不要的,他们怎能不感激?
于是文良纯拱手道:“陛下,虽然我们不宜抹杀大军的功劳,不过秦闻道确实几乎以一己之力降伏恨天宫,这绝对是没错的。陛下慧眼识才,臣不如呐。”
孙蒙笑得后槽牙都露出来了:“文大人这话朕爱听。以前某些人说朕不务正业,和个小道士不清不楚……咳咳,相交甚厚。朕清者自清,完全不屑于反驳有没有?打一开始,朕就知道,小道士是个超级人才。”
郭常哼了一声:“赚钱更是把好手。”
孙蒙生气了:“郭大人你讲点道理行吗?是,以前小道士埋汰过你的美髯,哈哈哈……不,朕绝非忍不住笑,你千万别多想。小道士爱财不假,他祸害的都是别人,可曾贪过国库里的一毫银子,可曾因为收礼损害过大齐的利益?”
众人再一次无法反驳。
郭常心说,他是不用贪国库的银子,陛下您经常主动在自己桌上给他准备好,他真犯不着那么麻烦。
但这话显然不能作为理由驳斥皇帝,皇帝赏赐臣子难道有错?不赏赐珠宝、玉石那些虚头八脑的玩意儿,直接来实惠的银子,难道有错?
况且虽然郭常对小道士一肚子看不服,却也不能昧着良心说,恨天宫的事儿小道士没有大功。恨天宫投降,他郭常的面子一样也找回来了。
只好捏着鼻子拱手:“陛下教训得是。”
孙蒙看向杨旭:“杨老大人,您最熟祖宗法制,告诉朕,这降伏逆贼、开疆拓土的惊天奇功,该如何封赏?”
众人心中一凛,那话儿来了!
这还用得着杨旭解释?谁都知道,太祖皇帝留下的规矩是不能轻易封爵,除非有灭国擒王、开疆拓土之功。后者比前者功劳更大,封王都不为过。
这跟拓土大小没关系,主要是意义重大。
自太祖统一天下,可见过任何一人能替大齐搞来哪怕半亩土地?根本没有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