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耶律宗全不是视死如归的人,主动厉声喝止,这才让契丹勇士悻悻然退开。
接下来,契丹将领们的行动仍然和杀入圣想象得不同,他们找来了耶律宗全的大儿子。
契丹并没有太子一说,皇帝玩的是类似养蛊的手段,只要不自相残杀,不动摇契丹国本,鼓励儿子们争斗,最后胜出者就是下一任皇帝。
耶律宗全的长子有天然优势,出生最早,交好将领们的时间也最长——当然,也得耶律宗全长子争气,武力继承自父亲,又善于结交将领,否则也没用。
显然,耶律宗全长子人脉比其他几个儿子强多了,几乎所有将领都选择找他,而不是别人。
按说耶律宗全应该担心。
契丹没有父父子子的说法,再者说,即使大齐号称以礼治国,历史上皇帝父子相残的事儿也没少发生。权力这种东西,就没有亲情容身的空间。
可耶律宗全并不担心,因为他自信,将领们效忠的对象,首先必然是他。如果不是这样,他早就被大儿子赶下台了,还用等到现在?
果然,长子和将领们商量后,提出条件:给皇帝足够的待遇,契丹兵马可以听从灭绝的命令。
他们显然十分明白,让灭绝释放皇帝根本行不通,那么只能保证皇帝不受委屈了。堂堂契丹皇帝,被人掐脖子拎着走算怎么回事?
灭绝乐了。
他才不怕耶律宗全逃跑,不客气的说,以他的身手,即便现在把耶律宗全放了,他也有信心随时再抓回来。之所以掐脖子,是用来威慑契丹人。
找来两匹马,把耶律宗全和阿朵儿往马背上一扔,灭绝让耶律宗全下命令。
耶律宗全郁闷无比,但他认为,他的性命十分重要。这可不是自私怕死,他这个皇帝要是死了,万一长子无法服众,契丹非乱不可,那可就是整个民族的灾难。
退一步讲,即使长子当了皇帝,灭绝还不是一样随便抓他要挟契丹人?儿子毕竟年轻,忍辱负重的水平肯定不如自己,还不如自己继续被要挟呢。
由此也可以看出,契丹要想传承下去,恨天宫绝对不能存在。
耶律宗全下旨,契丹勇士即日起集结,尽快开赴白马上,协助恨天宫抵御大齐的侵略。这道圣旨不仅针对忠于他的军队,也包括其他契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