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妍恍然,再看姜越琴的时候,发现自己这位自学生时代就风风火火的闺蜜,眼帘微微半闭,内里的眼瞳,闪烁而眯聚起光芒。
这样的神情,她曾经在很多时候见过。
那是她们当年一整个辉煌的大学时代,曾经在民主评议会上可以大小事舌战群儒,无人是其对手的姜薇。也是因为看不惯那些宣称着要“嫁鸡嫁狗也要嫁出去”,“争先恐后抢公派”,视能出国就高人一等的人,捧着红宝书看了三个月后,托福和gre考了当年最高分一举轰动的姜薇。那还是托福600分制,gre2000分制的年代,而就在当时一片轰动之余,无数外国高校对她抛来橄榄枝的时候,她却一个都没选,概不接受那些旁人看来高川仰止的国外大学,惊掉了一地眼球……
这就是当年学校里最传奇的姜薇,如今这个陈慧妍熟悉的老同学兼好友,这个时候的目光,就是和当年如出一辙……
那是战斗的光芒。
第二章 没法常态化
伏龙旁边毗邻文化公园,已经批下了一块地来,新的办公区和住房已经开始修建,可放在外面的人看来,就有些不一般了,伏龙现在的扩展,省内贝拓已经阻止不了它的脚步,这个从西南小城成立闯出来的公司,经历了艰难的跋涉,正式在一省之地立足,并发展壮大开来,渠道向各省市扩展。
如今的伏龙,经历雷伟事件后,在蓉城里面,多少有些传奇的,其实变相来说,这都是名气,名气很大程度上,能给公司带来无形的获利,譬如减少在商界中谋求合作的成本。
很多公司,拼命做广告,做企业文化,员工精神面貌甚至服装都要统一,其中也有原因,是为了给伙伴和客户带来值得信赖的感觉,而伏龙无疑经历这场事件,名声斐然,这让很多本土经营了很长时间,也不到这种效应的老牌企业羡慕嫉妒恨。
伏龙扩建,给工厂以扶持,一方面对外塑造了欣欣向荣的形象。
另一个层面上,其实那些修建出来的楼房,也是在对于未来引进优秀人才作为储备,依托伏龙内部的“师兄师姐计划”,伏龙和很多高校都有联系,力图将高校人才吸引到公司来,那些随时可供用作职工宿舍的楼房,就能为伏龙未来的开拓提供硬件支撑。
其实在这个企业粗放型发展和大肆扩张的年代,大学生并没有被国内企业大量重用。
一方面,很多企业不愿意招收大学生,害怕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而耽误生产进度。
另一方面,多数企业都是创业者一言堂,独裁和家族式管理,亲自参与运营和生产,大学生一般得不到重用和施展抱负的机会。
伏龙在这个时候大搞名校人才串联,吸纳高校毕业生,重用高校出身的技术人员,并以他们为基础吸纳校友,其实本身也是源自于程飞扬朴素的理念,他是当年在煤炭部队里凭着一支手电筒考进大学的,明白知识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技术和激情,能为一个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