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教授先把这石墙的事情放下,然后紧随唐振东之后,来到石室。
这个石室不大,长宽最多有五米,正中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棺椁,乌沉沉的木头,也看不出具体是什么材质。
除此之外,石室没有任何的物品,只有这具棺椁。
钟教授在打量石室的时候,唐振东已经把尨牙插进棺盖下面的缝隙中,钟教授的“先别动”还没喊出口,唐振东就已经把用尨牙往上一撬,“吱嘎”一声,撬开了棺椁的盖子。
“小唐,你太。”钟教授的话还没说出口,唐振东就准确的从棺椁中取出了一枚大印。在棺椁中,印玺是最容易辨别死者身份的东西。所以,唐振东一开棺,马上就抓住了这只印玺。
钟教授本想苛责唐振东几句太鲁莽,但是一来唐振东帮助救治了几名考古队员和游客,所以他们的这次考古才得以顺利进行。二来,唐振东拿出了棺椁中的印玺,这对考证这个墓葬主人是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钟教授一时忘了去苛责唐振东。
“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之什么。”印玺上有六个字,唐振东只认得一个“之”字,这六个字从唐振东口中读来都成了成了什么什么了。
“我来看看!”钟教授来不及笑话唐振东,他就急忙三步并做两步,上的前来,朝唐振东手中的印玺瞧去。
唐振东把印玺交给钟教授,钟教授念道:“左丞赵高之印!”
“赵高?哪个赵高?是那个指鹿为马的赵高吗?”唐振东虽然历史学的不好,但是对于赵高却是并不陌生。
钟教授翻来覆去的看手中的这枚印玺,想从中找出这是否是真的是历史中的那个赵高。如果不是史书记载赵高被子婴设计杀掉,那钟教授也会百分百确定这个棺椁里的人,就是赵高。
赵高在历史中是个很有名气的人,在秦始皇时期就是中车府令,身受秦始皇器重,后来他的威名在秦二世胡亥中达到了顶峰,官至丞相,甚至连秦帝胡亥都要看赵高的脸色行事,明明是一只鹿,大臣们却不敢明言这是鹿,只能顺着赵高的意思说,这是马,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指鹿为马的由来。
后来,赵高迫使秦二世自杀,然后另立子婴,后来被这子婴设计杀掉,这就是历史上的赵高的结局。
也就是说,子婴恨赵高入骨,杀掉赵高后,怎么可能为他耗费这么大工夫,给他在这山崖上凿出这么一个墓葬,安排他下葬。
按理说,子婴应该把赵高抽筋剥骨,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才对,又怎么可能在这里给他风光大葬呢?
想到这里,钟教授拿着手电筒,又扫向赵高的棺椁里,看看还有什么陪葬品,但是很遗憾,这具棺椁里,除了这只印玺外,只有一具干瘪的尸体,除此之外,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