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1页

自然而然地,整个剧组上上下下就如同一台精密仪器一般,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杰森·麦克盖特林所担心的事情没有出现——第一场戏反反复复拍摄二十九遍,那只是一次特例而已,行云流水的拍摄工作让剧组成员们全部都能够专心致志地团结一心,朝着共同目标而齐心协力。

困难与挫折依旧存在,它们不会彻底消失,但这就是电影拍摄工作,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继续前进,然后再次遇到问题。生活也是如此。

比如此刻。

“克雷格,我的参照图呢?克雷格,又卡屏了!克雷格!”

整个剧组都正在呼唤克雷格·韩马克(craig haack)——视觉特效现场执行总监,菲丽希缇正在吊着威亚,悬挂在半空中,然后拍摄却没有办法开始,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寻找克雷格,对讲机的声音没有能够传递出去,最后只能是直接奔跑过去,希望能够面对面完成沟通,让拍摄能够顺利开始。

“侠盗一号”整部电影的构思基础是来自于约翰·诺尔——他同样也是制作人之一,他是世界最顶级视觉特效公司工业光魔的资深员工,他与星战系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九十年代中期,从原本系列衍生出了针对帝国终极武器“死星”而构思的故事概念,但一直到现在,他的想法才得以实现,投入制作。

作为世界最权威的视觉特效专家之一,约翰·诺尔也抵达了松林制片厂,但他和蓝礼一样,更多还是专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剧组的统筹与分配工作则由杰森·麦克盖特林负责。

约翰·诺尔之所以亲自抵达现场,就是为了在片场采取实时特效技术——蓝礼此前在拍摄“星际穿越”的时候曾经体验过,但没有“侠盗一号”如此完整如此全面,整个特效团队在演员表演过程中,搭建出了整个虚拟特效场景。

一方面,虚拟特效场景通过投影仪投射在屏幕上,为演员创造实际的同步环境,更加完美地融入表演状态;另一方面,虚拟特效场景还将同步呈现在监视器屏幕上,为导演提供参照,让导演可以一边拍摄一边评估效果。

当然,这些虚拟特效相对粗糙,不够完整,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甚至可能需要重新制作;但在拍摄过程中,依旧能够提供直观有效的参照,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蓝屏绿屏拍摄的虚无与空洞。

为了达到如此效果,约翰·诺尔的整个特效团队在片场搭建了一副直径五十英尺的巨型led环绕屏幕,屏幕中央宽二十英尺,用来播放动态影像,确保能够营造出最为真实也最为贴切的虚拟拍摄环境。

“星际穿越”是一年多以前拍摄的,短短一年时间,拍摄技术显然又发生了更新,而约翰·诺尔更是其中的领先人物,不过,先进也往往意味着还需要更多调试,还是不够成熟,在拍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问题。

就好像现在。菲丽希缇已经准备就绪,但显示屏之上却没有任何画面,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于是所有人都在寻找克雷格。

被悬挂半空的菲丽希缇倒是心态放松,还有时间开玩笑,“克雷格,你不会是因为昨天晚上德州扑克输了,所以在故意报复我吧?那应该责怪东尼,不是我的错!”

片场一片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