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6页

亚马逊建立自己的流媒体平台,在没有片库的情况下,就是利用自己的优先用户基础,打开了局面;而葫芦网则是拥有三大公司的片库作为靠山,赢在了起跑线上,但后续还是缺少自主原创的作品,没有办法真正实现“同步”观看全新作品,这也束缚了订阅用户的快速增长,毕竟以前的老作品还是欠缺吸引力。

“如果订阅用户是四百三十万的话,恐怕收购价格后面也需要加上一个零,甚至两个零。”面对安德烈的吐槽,蓝礼满脸淡定地给予了回应。

安迪认真想了想,点头表示了同意。

安德烈假装没有听到,端起了手中的红酒杯,细细地品味起来,放任那种沉默蔓延了片刻,而后这才开口转移了话题,“索尼方面对于经营流媒体平台着实没有太多兴趣,裂纹的专属办公室几乎已经是一个废弃部门了,现在就只有五名员工负责日常运营而已。”

五名……这几乎就等于是弃子了,恐怕,即使在索尼内部也没有员工愿意前往流媒体部门,这基本可以被认为是流放了。

“最开始,我还准备了合作提案,但看到如此情形,干脆就直接提出了收购提案。索尼方面没有太多犹豫,直接就报价了。看来,他们觉得甩掉这个包袱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在收购的细节条款方面,我们还是有一些分歧。他们只希望把平台转让,但版权却必须另外计算收益;我认为这是不划算的交易。”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安德烈和索尼之间也来回交手了多个回合,即使索尼希望甩掉裂纹这个包袱,但他们依旧不可能把利益拱手相让。

“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三千万美元,索尼以版权形式入股,拥有百分之二十股份。但……”安德烈后面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来,就察觉到了三个人的视线都投射了过来,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观望,灼热的眼神还带着重重的力量,这让安德烈的话语稍稍打断了一下。

“我知道,三千万听起来确实是天方夜谭,即使是我自己都有些意外;但,还有其他条件,打通全平台网络,包括在线网站以及其他智能手机的应用研发,还有后续的相关谈判,全部都必须由我们自己完成,等于说,我们现在收购的是一个半成品。”安德烈把后续话语补充完毕。

蓝礼对于商业方面还是不太敏感,他已经记不得奈飞、亚马逊和葫芦在2017年的市值了,但他可以确定的是,奈飞已经正在赶超迪士尼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奈飞王国的市值至少是以千亿来计算的,甚至可能更多,那是“千亿美元”,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而现在,裂纹却以三千万美元转手?

当然,正如安德烈所说,首先索尼用版权形式占据了百分之二十股份,其次这是一个半成品的平台,再次是索尼根本没有给予任何重视,诸多因素影响之下,成交价格才如此低廉,仅仅依靠着蓝礼一部电影的片酬就可以完成收购了;但如此结果还是出乎了蓝礼的预料,他以为至少需要一亿美元才够。

不过,冷静下来认真想想也不能算是意外:好莱坞和华尔街那些亿万富翁们,他们可能的确不差这三千万美元,能够完成收购的富翁数不胜数,但谁会收购一个半成品的流媒体平台过来,而后还要任劳任怨地把平台建立起来,却不确定自己能否实现盈利呢?与其购买一个半成品,不如购买一座小岛,来得逍遥自在。

三千万,这只是第一笔支出而已,如果西西弗斯影业真的收购了裂纹,那些接下来为了填充原创片库以及建立完整流媒体平台,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十亿、二十亿,乃至更多,“一百亿”的数字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横向比较,2017年,奈飞为原创内容投入的预算是八十亿美元,这还只是北美地区而已,同时还在尝试打开欧洲以及南亚市场;相对应的,亚马逊和hbo为原创内容的投入则低于二十亿美元,至于迪士尼、环球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共同拥有的葫芦网,投资预算则只有区区十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