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6页

事实上,鲁妮也确实完成了无比精彩的演出,这为她成功赢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但进入颁奖季之后,考虑到凯特·布兰切特的声望和人脉具备更多潜力,本来一直是双女主冲刺学院公关的作品,哈维·韦恩斯坦果断地拍板,把凯特推上了女主角位置、而鲁妮则成为了女配角。

按照历史,“卡罗尔”的北美发行权最终落入了韦恩斯坦影业手中。

现在,“卡罗尔”项目依旧在蓝礼手中,却不知道哈维是不是也正在考量这部作品,还是说等待电影制作出来之后——亦或者是等卡司阵容敲定之后,哈维才注意到了这部作品。

似乎在无形之中,蓝礼和哈维又一次针对上了,不过,在北美独立电影的发行市场里,想要避开哈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没有“卡罗尔”,西西弗斯影业和韦恩斯坦影业的正面交锋也是命中注定的。比起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来说,韦恩斯坦影业的难缠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较而言,由福克斯探照灯购买了发行权的“布鲁克林”则没有如此“幸福的烦恼”,他们成功地为西尔莎赢得了第二次奥斯卡提名、也是首次奥斯卡影后提名,真正地让西尔莎闯出了一片天地。

此刻面临鲁妮的问题,蓝礼暂时把上一世的固定观念抛却,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番,从角色和剧本的角度出发,站在鲁妮的角度来重新看待故事的脉络和轮廓,最后郑重其事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卡罗尔’。”

与哈维无关,与鲁妮有关,一切都只是关于表演、关于故事、关于角色,蓝礼给出了自己的专业意见。他正在试图从演员的视角给出制片人的意见,这也是一个进步。

第1759章 庞大工程

“卡罗尔。”蓝礼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鲁妮微微扬起了眉尾,好奇地询问到,“哦?为什么呢?”

“因为合适。”蓝礼给出了自己的专业意见。

“‘卡罗尔’的那个角色是一个充满了诸多不确定的年轻女孩,在五十年代的背景下,她拥有自己的梦想,却受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选择一份工作糊口,可是内心的那团火焰却始终没有熄灭。她的疑惑、她的挣扎、她的迷茫,更多是来自于整个时代和整个社会所赋予的枷锁。这是一种非常错杂而细腻的情感,即使撇开爱情,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角色。”

“‘布鲁克林’的那个角色则是一个安静生活的年轻女孩,无论是前往纽约还是回归爱尔兰,她都怀抱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选择留下,选择回去,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她期待着幸福,乡愁和爱情则是她对生活的不同解读。我个人认为,角色的发挥空间更小。当然,这也意味着表演难度可能相对没有那么多层次的复杂性。”

而后,蓝礼抬起了视线,静静地注视着鲁妮,“我觉得,你可以胜任两个角色,也可以诠释演绎出这两个角色的不同,但重点是,你的气质和形象更加适合前者。同时,能够将前者演绎出那种独特气质的年轻演员,非你莫属。”

鲁妮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但她还是保持了客观和专业的姿态,“我以为你会使用激将法,然后指引我选择前者呢。”

“不,这没有必要。”蓝礼哑然失笑,“如果表演能够不断挑战高峰,那自然再好不过了。但归根结底,表演应该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仅仅只是为了挑战而挑战,即使突破了,那也没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