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这里猜测着,但终究不是评委。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评选着实有着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性。
艾米莉吞咽了一口唾沫,现在她终于真正的体验到了那种过山车式的刺激体验,因为拥有了自己挚爱的作品,也因为电影真正唤醒了身体之内的热情。这才是真正的电影节,将电影的魅力和粉丝的热忱刺激到了极致!
前所未有地,艾米莉真心祈祷着:“醉乡民谣”能够得奖!
一开始还期待着是金棕榈,但现在,她已经没有心思想这些了,炮灰的可能性让她浑身肌肉都紧绷起来,以至于掌心开始出汗,如此感觉真的太刺激了。
“你会选择哪一部?”马克似乎察觉到了艾米莉的紧张,露出了一个生涩而尴尬的笑容,不经意间也泄露了自己的紧张。
艾米莉却没有任何犹豫,“尽管我非常喜欢‘如父如子’和‘阿黛尔的生活’,但……我还是会选择‘醉乡民谣’,这一部作品是我今年目前为止的第一名。你呢?”
“‘醉乡民谣’。”马克也干脆利落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且,我更加希望金棕榈,超过了少爷能够拿到影帝。因为我始终认为,少爷和整部电影已经融为一体,互相成就了彼此,尤其是现场表演的功力简直太完美了!金棕榈,这是对少爷的最好嘉奖,他值得比影帝更高的奖赏。”
艾米莉轻轻点头表示了赞同,“不知道评审团的评委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你说,史蒂文会选择哪一部呢?”
马克耸了耸肩,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他不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自然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部。
第1324章 无从分辨
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评审团主席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在评选奖项过程中,所有评委都会进行讨论和投票,确保最终达成一致,但主席却必须肩负起协调和控制的重任,特别是在分歧出现的时候,他们必须展现出决断的魄力和霸气。
在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的评选历史上,曾经先后多次出现了评审团主席的审美品位决定奖项的案例,仅仅在戛纳电影节过去十年里就有不少——
2009年的“白丝带”、2006年的“风吹麦浪”、2004年的“华氏911”、2003年的“大象”,这些金棕榈作品,或多或少都承受着巨大的争议,但最终都是评审团主席强硬地拍板做出决定的结果,甚至被人们诟病为“独断专行”。
时间会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
反过来,如果主席不够强势,反而被评委们操纵左右,甚至是摇摆不定,以至于全面崩盘,那这对于奖项评选来说也是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