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页

不过,莉迪亚和安迪依旧没有离开。两个人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前者作为公关人,制定整个方案以及联系媒体,这是她的职责;后者作为经纪人,此次事件需要利用整个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力量,他的工作也绝对不轻松。

蓝礼则回到了房间。

沐浴冲澡,洗去一身疲倦;但今晚却没有着急吹干头发,准备睡觉,而是来到了阳台之上,眺望着洛杉矶的沉沉夜色,深紫色的天空轻盈地挑起了一汪光晕,泛着玫瑰色的斑斓,辽阔而明媚,透露出于东海岸截然不同的气质和神韵。

嘴角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鼻翼之下飘荡着烟草的气息;今晚,却有种点燃的冲动。

内心深处,终究还是没有表面上的波澜不惊、泰然处之。

对于“娱乐周刊”以及其他媒体的谴责和指控,蓝礼确实不在乎;更为准确来说,在柏林电影节期间,他就预见到了事情的发展轨迹,即使不是“一个人的演唱会”,势必还是会有其他的契机、其他的借口、其他的事件,这股浪潮迟早都会侵袭而至。

区别仅仅在于,什么时候,什么程度。

作为一名曾经新闻专业的高材生,同时也作为剑桥大学毕业的上流阶层,蓝礼坚信着,如果他投身新闻行业、成为一名记者的话,他势必也可以闯荡出一片天地。他知道记者们的目的,他也知道记者们的手段,他还知道记者们的方式。

蓝礼从来都不曾害怕过媒体。去年的西雅图事件和今年的演唱会事件,本质上来说,其实没有区别。记者们仅仅只是渴望着爆点和噱头而已。

真正让人心烦意乱的是民众们,是歌迷和影迷。

站在围城之外,蓝礼曾经如此告诉自己,别人的眼光,终究是别人的意见,作为生活在镁光灯之下的公众人物,他不可能赢得每一个人的喜爱,也没有必要,即使是汤姆·汉克斯也不例外。如果时时刻刻在意他人的看法和意见,乃至于为了他人的一点想法而改变自己,到了最后,他就将迷失自己。

但站在围城之内,蓝礼却意识到,道理说起来无比简单,真正的执行却无比困难。归根结底,他是一个普通的血肉之躯,不是机器人,听到那些咒骂和挑衅,听到那些侮辱和奚落,他做不到无动于衷。也许,他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坚强。

他以为他可以不在乎。但,他做不到。

今天下午,在迪士尼乐园的时候,有人当面朝他吐口水。

没有吐到他身上,仅仅只是落在了旁边,但那个人却凶神恶煞、满脸鄙夷地喊到,“骗子!你让我恶心。”随后,他还犹如表演一般,高高举起了双手,再次重复地大喊到,“恶心!”

那是一个约莫十五岁、十六岁的孩子,满脸青春稚气。如此恶毒、如此低俗、如此丑陋的行径,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时,而且还是在迪士尼乐园时,带来的震撼,往往成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