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还以为蓝礼会维持一贯的随性而懒散的作风,踩着时间点抵达,没有迟到就已经值得庆幸了——毕竟,蓝礼在片场的工作状态,乔治完全一无所知。
蓝礼注意到了乔治的视线,没有隐瞒,也没有解释,只是简单地说到,“一个意外。”
面对如此诚实的回答,乔治歪了歪脑袋,眼底流露出了无可奈何,轻轻地摇了摇头。
站在门边的赫伯特却是一个急性子,强势切入了两个人的谈话,“既然大家都已经到齐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工作吧。”那一副摩拳擦掌的表情,充分表达了他的积极主动,“在那之前,我先到楼下倒一杯咖啡。”
说完,不等两个人的回应,赫伯特就完全打开了录音室的大门,一路小跑地冲下楼,只剩蓝礼和乔治两个人留在原地。
乔治再次迈开了步伐,走完最后两个台阶,“老实说,你到底还留下了多少惊喜?”没有客套寒暄,乔治一边推开了录音室的大门,一边直接切入了今天的主题,那欢快的神色淡淡地从眉宇之间流露出来,并不明亮,却无比闪耀。“二十七首?我可不认为这是你的极限。”
二十七首,这是蓝礼整理出来的自创曲目列表,一共二十七首。
对于制作一张专辑来说,选曲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选择符合艺人风格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曲子,这是专辑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如果为杰森·马耶兹选择了贾斯汀·比伯的“宝贝(baby)”,那势必就是一场灾难;又或者是给诺拉·琼斯选择魔力红(aroon-5)的“像贾格般舞动(oves like jagger)”,专辑的成绩估计会惨不忍睹。
由此可见选曲的重要性了。
如果是不能创作的歌手,那么制作人就需要从发行公司庞大的原创曲库里进行挑选,此时,人脉广阔、背景深厚的制作人就将会占据上风,因为他们拥有难以比拟的丰富资源。所以,比起能力出众的制作人,人脉优势强大的制作人永远是更为吃香的。
但针对那些自己能够创作的歌手,制作人就需要对艺人目前创作的曲目进行评估,选出那些具有商业潜质的优秀歌曲。又或者是符合歌手定位、专辑风格的曲子。
当然,如果自创曲目的风格或者质量没有能够达到专辑的要求,制作人就需要重新回到另一条道路上,与发行公司联系。不是所有原创型歌手,都可以用自己的创作把整张专辑填满的;也不是所有制作人都会给予原创型歌手最大的自由,放任他们为所欲为,制作一张个性鲜明却没有市场价值的实验专辑。
在确定即将制作专辑之后,蓝礼整理了一份自创曲目清单,交给了乔治。
对于制作一张专辑来说,二十七首自创曲目,如此数量并不算多,为了制作出一张拥有十首曲目的专辑,制作人的筛选曲目往往都是超过五十首,乃至上百首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乔治却陷入了选择困难症之中——因为每首歌都精彩绝伦!
即使乔治做好了心理准备,浏览着二十七首曲目的时候,还是越来越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