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灵魂玄之又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肯定存在。硬要说个所以然来,那就是人的思想。
凡间有“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心态和思想的转变,也可以称之为境界的升华。
当然,思想繁而且杂,乱而且不可告人。百样人生,就有百样思想,造就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之中有好有坏,灵魂自然有低贱和高洁之分。有些人纵然年纪到了,思想也不会改变,灵魂的质性就十分的不堪。
“花落枝未残,微雨洗清秋。一切都很好。”这是苏伏本体突破真人时的领悟。
花虽然已经凋谢了,但根茎仍然生机勃勃,来年还是能开出同样美丽的花;雨季的最后一场小雨,洗去了即将到来的秋天的萧瑟。这一切都很美好,没有什么好难过的。
苏伏不是一个悲观的人,但阳光积极的心态与他也没有什么关系。然而在这份体悟之中,却有一种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很有感染力。
最后点化他的则是公孙楼用他的死,成全了他的生。二者之间,颇费思量。
虽说孙仲谋的身体里是苏伏,但又有着不同。前面就说过,因为玄灵引无法入主方寸灵台,道体和法体之间隔了一道深渊,所以他的修为一直被困在玄真不得寸进。
又因为玄灵引本身并非“灵魂”,而仅仅是“灵魂的延伸”,也就是“思维的延伸”。它所领悟的道,会被孙仲谋的本我吸收,却无法与之融合。
所以孙仲谋能修炼到玄真,却无法再进一步。
种种意外之下,孙仲谋的本我被玄灵引吞噬融合,使得苏伏这一道“灵魂的延伸”独立出来,和孙仲谋的本我相互融合,就有了再进一步的基础。
由于孙仲谋的记忆被消除,加上苏伏多年以来的不懈努力,他的灵魂是超乎想象的纯粹,对于真人,也有着十分深刻的领悟。所以,他距离长生,也仅是半步之遥。
有着本体的经验,此次突破就变得水到渠成。
不过,领悟终归还是“个人”最宝贵的东西。如今这个苏伏已然成为独立的“个人”,所以他所领悟的长生大道,自然就和本体不同。
区别在于两个苏伏的性格习惯、行为处事、心态脾气等等。凡人尚且有百样人生;修士自有千般大道,难说好或者坏,殊途同归罢了。
如是本体,对怪物纵然怀怨,也会优先考虑杀死它对小渊的影响,从而有着顾虑,至多将它打残,而不会真的杀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