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还有!”她又指着另外一幅问道,“玄门发布的这几条教义,又什么意义?我总觉得二者似乎有某种联系也。”
师洛水各自扫了几眼,忽然笑道:“不错,学会了思考。生灵与生灵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思考。”
“你认为玄门的那个所谓玄帝与大律刚刚死掉的那个皇帝有什么区别?”
罗碧虚苦着脸说:“人家又没见过他们,怎么知道他们的区别。”
师洛水笑着指道:“前文不看,从此处开始,你且读一读……”
罗碧虚的眼睛顺着她的手指,念道:“然天命于上而朕不悟!朕使兵强,胡作非为。朕使百家叛逆,罪孽深重。人灾于侧,睹而不为。朕每自恃聪明,不能听言纳谏。满朝文武,痛心疾首。追思己过,悔之何及。不敬上苍,不崇天命。上累于祖宗,下负于蒸庶,罪无可赦!今封玄门为国教,为玄门尊者加冕,是为厚德载道东天玄灵宝帝君,敢请玄帝教化李氏,感恩不尽。着令各城设圣庙立祀,大律不绝,香火不绝,以示敬崇。”
“然而我还是不明白……”念完之后,她无辜说道。
师洛水细心地讲解道:“这里开头的天命,指的是两大圣地,他把错误归咎于不知,所谓不知者无罪,他想利用这一点逃脱他背叛两大圣地的事实。接着历数自己罪过,都将之归为错误理解了两大圣地的意思。最绝最妙的是最后一段,大律与玄门打了那么多年,相互敌视那么多年,突然封它为国教?若不是这皇帝脑袋烧坏了,便是另有所图。”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继言:“李潜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封玄门为国教,从根子上杜绝了玄门夺取皇朝的可能性。然后是玄帝的封号,厚德载道,真界有几个人敢这样自称。这还罢了,东天玄三字,可不是乱取的。东天玄为主位,青州又恰好处于东玄位,此封号一出,天下人还以为玄帝才是青州的主人,又请玄帝教化李氏,又设庙立祀。”
“如此一来,掌权者若是小肚鸡肠,岂不视玄门为眼中钉?哪怕掌权者大度,门下弟子一提到玄门,那还不是一肚子的气?玄门会有好日子过么?”
罗碧虚恍然大悟,旋即不耻道:“李潜好深沉的心机,凡人便是凡人,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师洛水不由失笑:“那你可错了,李潜属于天下一等一的聪明人,不过他的对头玄门,实在也不傻。”
她说罢指着另一幅纸。
罗碧虚无奈,只好念道:“玄门者,旨于教化万灵自强不息,不贪一丝功德。吾门尊者彻夜冥思,新宣教义有三:凡玄门者,不得出入朝堂,不得干涉朝政,不得违抗大律所下达无害政令,违者由大律处置;除信徒外,凡隶属玄门者,皆不可拥有田产,违者由大律处置;玄门永不立道统!违者由圣地处置!”
师洛水轻轻点螓:“懂得这样应对,说明玄帝是一个有远见,目光长远的人。但他终究是人,是人便有弱点,若他能拒受设庙立祀,必能保百载无忧。”
罗碧虚思考片刻,正要说话,一个散修盟弟子却在院外高声说道:“少盟主,盟主有请。”
师洛水淡淡笑道:“把我说的都记入你的脑子里,好好思考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在这里等我回来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