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闻言,苏伏心头一动,暗忖道:“果无论于何地,掌伟力者便掌话语权。若果两大圣地无倾覆实力,怕早为世俗王朝推翻,哪由得他们做主。然前世古时王朝更迭,无不因皇族自身根基溃烂,或君王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才引民怨,便有多个所谓新主子诞生,一番刀兵,新朝取代旧朝,如此反复。”

“却不曾闻大律有此弊病……”

有此疑虑,他便问道:“我早年为散修,不敢言踏遍青州各地,亦有大半。以我看来,大律执政清明,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官吏虽有贪,却因考绩,亦有朝廷供奉仙师不时寻访,乃不敢不为。是以各地或有灾患,皆能及时补救,受灾凡俗百姓皆可得妥善安置。”

“当今天子李潜听闻亦是勤政之人,于民间名声不差,有此根基,大律江山几固若金汤。而天神教诞生不过两载,如何能与大律抗衡?”

他心头尚有言,观金鳞城李凌云所带卫士,那群血杀兵士,便连赵云都称赞不已,料想大律早对此有所防备。

尤子逾莫名笑了笑,却竖起食指,指了指头顶,道:“师兄,若按你之言,大律欲坐稳江山,怕玄门、剑修、佛门、魔门、妖族尽皆要退避,不可于凡间显圣才行。”

“师兄可知何为天灾人祸?”

第206章 三件事

苏伏一怔,点了天头,道:“天灾乃天地自发灾劫降下,人祸则暗指战争罢。”

“正是如此!凡俗之人受天灾人祸之事,苦楚已不堪言。是以虽心头尊奉王朝天子,可亦明白,真正大劫落下,还需两大圣地解救,如此言,师兄明否?”

尤子逾复啃了几个瓜果,此些言论非他所想,乃自老掌柜那里听来,此时难得有机会卖弄,自然殷勤得很。

“原来如此,凡俗人心所向者,乃两大圣地,而非大律。”苏伏岂是愚钝之人,稍稍提点便明白,为何修士不于凡间显圣,凡俗王朝才能坐稳。

此时他不禁忆起前世见过一篇文章,其中写道:百姓不论新主子是谁,只需能够当稳太平年代奴隶,便足诶!

大律执政与否,与他们有何关系?换个人当新主子,亦只是换个人奴役他们而已。仙道显世,便连凡俗之人对天命亦有领悟。而真正统治者,一直便是两大圣地,所谓世俗王朝不过是两大圣地底下仿似管家般存在而已。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苏伏由衷行剑礼道:“不期师弟看得如此清明,无怪年纪轻轻便有此修为。”

“不敢,子逾此来亦有收获,料想晋城之事与那‘浮尘尊者’定有关联,有此情报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