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诺伊欣喜的是,《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受邀参加了电影首映,并为电影撰写了影评。罗杰·艾伯特可谓是整个美国影评人行业最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的评论广受关注,甚至会对一部电影的口碑产生影响。这位影评人描述自己的评论电影的方式为“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他总是在对比之间给予电影他认为合适的评分。辛辣而中肯的评论成就了这位影评人,让他成为了普利策奖的获得者,也让他成为了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第一位留下星星的影评人。
时至今日,罗杰·艾伯特的影评更加引起观众重视。观众习惯依赖权威,而罗杰出错的次数很少,所以他的评论已经成了观众选择是否去看某部电影的标准。
罗杰在《芝加哥太阳报》他的专栏中写道,“总体来说,马丁·斯科塞斯的这部电影符合他一直以来的水准,无论是在人物还是背景的塑造方面。但作为一部试图揭开历史印记的电影,它宏大的背景与它展现的历史意义在电影后半部分已经凌驾于主要人物之上,这是电影的败笔所在,此外,马丁·斯科塞斯表现人物的方式更加含蓄了,缺少鲜明人物的指引,观众很难挖掘到电影的核心。”
“演员方面,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稳定表现足以让他再获得一座奥斯卡,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比起一年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至于诺伊·林顿,她的珍妮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演员们都做得很好,如果时间分配得足够合适的话,这将是一部完美无缺的电影。”
罗杰·艾伯特给予了《纽约黑帮》3颗半星的评价。
这已经算是极其温和的评价了。要知道,罗杰·艾伯特曾经给予《教父2》3颗星的评价,尽管他后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将《教父2》归类到“伟大电影”的行列。对于自己讨厌的电影,罗杰·艾伯特从来不吝惜自己的厌恶,他评论1994年罗伯·雷恩导演的喜剧《浪子保镖》时曾写道,“我讨厌这部电影。讨厌讨厌讨厌讨厌讨厌这部电影。讨厌它。讨厌所有假笑的、愚蠢的、空白的、侮辱观众的时刻。那种认为任何人都会喜欢的感觉很惹人讨厌。我讨厌他愚弄观众是因为它相信可以娱乐观众。”
吃完早餐后的半个小时,诺伊才大概浏览完所有对《纽约黑帮》的评价。将这些报纸收好放在茶几上,诺伊才长叹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至少马丁·斯科塞斯不用担心晚上睡不着觉了。
诺伊才将报纸收好,和她约好时间的伊斯特·马丁就敲门进来了。
加入unie之后,马丁再不是uta时期最底层的经纪人了。相反,手下虽然只有诺伊一员大将,但鉴于诺伊极有可能登上好莱坞一线女星的宝座,马丁又是unie创建之始便加入进来的元老,他在经纪公司的地位反而水涨船高。unie特意为马丁配备一名助理协助他的工作,在重要合作事项上也会参考他的意见,这让马丁的生活愈加如鱼得水。
然而,伊斯特·马丁并不是那种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的人。他是从最底层做起来的经纪人,和那些三十多岁便手握好几个大牌经纪约的经纪人不同,他直至40岁都在失败的泥潭里打滚,如果不是遇上诺伊,他的失败或许还将持续下去。马丁也不是习惯自怨自艾的人,他不会因为外界讽刺他走了狗屎运而背叛诺伊,或是利用诺伊经纪人的身份疯狂为自己捞金,相反,他不断地充实着自己,不断努力成为和诺伊相匹配的经纪人,这也是两人的合作能够进行下去的原因。
“伊斯特!”
“诺伊!”马丁皱着眉看了一眼桌子上尚未收拾完的残羹冷炙,“你一边看报一边吃饭?这并不利于消化。”
将孩子接回来之后,马丁终于重新体会了一把父亲的感觉,诺伊猜都不用猜,这家伙平时在家一定也是这样对自己的女儿说话的,瞧那故作威严的语气!
诺伊撇撇嘴:“啰嗦的大叔……”
马丁皱眉:“不懂事的姑娘。”
这一对很久不见的艺人和经纪人在拌嘴了一番之后才安安静静地坐了下来说了一番话。诺伊在《加勒比海盗》剧组还有一个多月的戏份要拍摄,但这段时间又是颁奖季来临的时段,《纽约黑帮》已经报名参与了奥斯卡、金球奖等奖项,作为女主角的诺伊在这时候不去刷刷脸实在有些辜负机会。
“但《加勒比海盗》的拍摄同样重要,伊斯特,为了今后得到更多机会的青睐,我必须得在剧组待到最后一刻。这是良性循环。”诺伊拍拍经纪人先生的肩膀,“至于奖项,我虽然是电影的女主角,但奖项评选的时候我只会被放在配角部门。去年我已经拿了一个金球奖女配,今年再颁给我的机会很小。而奥斯卡,虽然我自认为表现不错,可古板保守的奥斯卡绝对不可能把奖项颁给一个花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