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见此眉头紧皱,冷不丁开口道:“陛下可知老臣方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啊?”刘协茫然抬头,注意到对方严肃正经的面容,不由嘴里发苦,半天,低声道:“我、我走神了……”
老人眼中闪过丝失望,看着小皇帝稚嫩的面孔,内心叹了口气,语气放缓,“既然陛下今日无心读书,那便改天再来,只是能否告知老臣,您方才在想些什么?”
“在想儿子。”刘协下意识脱口而出。
老人微愣,旋即微笑道:“大皇子快要过百日,听闻生得玉雪,身子也颇为肥壮,既然陛下一片怜子之心,不若今天去看看?”
刘协干笑,“下次一定。”
等他做好心里建设的,毕竟就算考虑得再全面,也没想过这具身体会自带个儿子。
汉献帝今年可才十四岁啊十四岁!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
不同于刘协的崩溃,一旁的老者显然心情非常好,常言道天家无父子,大汉皇室之间的关系本就因为外戚宦官等外部势力的影响而十分微妙,如今刘协对儿子上心,无疑是个好兆头。
想到这里,他打量了下周围,对小皇帝温声道:“陛下家事,老臣不便多言,不过您大病初愈,还需静养,切莫频繁外出着凉。如今殿里炭火应是不缺,下次老臣来再带些黄蜡,将殿内照得亮些,省得陛下读书费眼睛。”
黄蜡即蜂蜡,是这个时代的照明工具之一,产量稀少,像如今的未央宫断然是用不起的。
刘协见老者眸中满是关切之意,有些纠结地避开对方。
此人名叫皇甫嵩,当朝太常,位列九卿之首,曾与卢植、朱儁共同平定黄巾之乱,还曾出任太守造福一方百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乃是不出世的名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佬,却因为对大汉的忠义,冒死被董卓召进都城,如今朝廷被董卓部下把持,他又费尽心思从中斡旋,好歹是保住了皇室最后的尊严。
刘协虽然对复兴大汉不抱什么希望,可对于此等忠肝义胆的名臣,确是百分之百的尊敬。皇甫嵩今年六十五岁,在古代已经算是超高龄,前半生的军旅生涯使他如今身上暗伤颇多,就连来未央宫都要人搀扶。即使这样,也依旧每日风雨无阻,就为了在有生之年能多教皇帝些东西。
看了看颤颤巍巍的老头儿,刘协忍不住道:“太常不若把要看的书本写下来,我自己翻看,也省得你天天过来,外面雪大路滑,左右人难免有粗心的时候,要是摔了可如何是好?”
皇甫嵩摇摇头,“无妨,老臣这样经常过来,那李傕郭汜总要顾及一二,不至于做出如董贼那般夜宿皇宫的丑事,陛下睡得也能安心些。您正是年少长身体的时候,若现在没养好,以后……”
老人家继续絮絮叨叨,刘协抿了抿嘴,却也没说什么,心中不知为何有些堵。
对于人生浅薄的少年而言,光是这份赤血丹心,就已经让他极为费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