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傅采林的三个女徒的奕剑术虽然了得,但无一有能够有可瞒过解晖、欧阳希夷等老一辈高手的那种仙子气质。
这种要命的气质唯有静斋出品才会具有。
这正是凌风首先把怀疑目标锁定到静斋的理由。
师妃暄显然也想到这点,柔声道:“目下在成都的有梵师、娘亲、我和师妹。静斋中其余师伯叔、师姐妹都尚未有修成心有灵犀者。”
静斋的“心有灵犀”相当于武功分级中的“入微”,“剑心通明”则与“大宗师”相近。
凌风曾向碧秀心请教金丹之法,从而知道了她们的“道胎”便是金丹中的虚丹。所以《剑典》的修行中,培养道胎是一切的根基。由道入武,自然比由武入道要省时省力,是以师妃暄年纪轻轻便是一代剑术大家。
但《剑典》的缺点就是无法大规模推广,自古佛渡有缘,静斋的传人也是一样,只有少数可以结成道胎,化凡为仙,余者都只能在入微下徘徊,由此决定了静斋在武者方面的实力一直强不到哪儿去,每代仅派一两个传人现身江湖。
“师妹?”凌风注意到她说到“师妹”,问道:“莫非是你们静斋的那个隐秘传人?”
师妃暄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道:“看来李师妹透露给你的信息不少。”
凌风心知她是在说李秀瑶,却很好奇她怎么像是知晓他俩的关系,一时摸不准她是否在试探自己,只道:“你承认了?”
师妃暄摇头道:“不,我说的就是李师妹。”
凌风皱眉道:“她不是回静斋了吗?”
师妃暄淡淡道:“可能梵师另有任务交待她吧。”
凌风“哦”了一声,却知实情决非如此。
梵清惠一周来寸步不离地与他跟在一起,根本没有下令的时间,但若说提前有命令传达下去,又不尽然,李秀瑶与他分离仅有月余,真会那么巧接到师门传令?
师妃暄这样提起她来,有着什么深意?
只听师妃暄又道:“但李师妹没有与我联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