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又道:“伏羲的星辰感应法突破了地域时间以及种族天赋神通的限制,只要能够吸收日月星辰的精华,就可以迅速提升修为。其要诀首先阐述的是一个观点——人身如宇宙。整个大荒都是盘古神躯所化,山川河流与日月星辰相当于人身的经脉、血液、筋骨、穴窍,一齐构成了人的肉身。正因如此,各类妖族为了更好的修炼,不得不化为人形。”
凌风总算明白了。即使是修炼有成者想要感应内部机体构造也很困难,所以修炼很需要天资,有的种族就十分适合呼吸吐纳,吸收元气,而多数却不适合。
想必那鸿蒙元气是最适合世间种族吸收的,或者对修炼大有裨益,所以才会让天庭觊觎。至于究竟有多少强大,却不见得,不然帝俊也不致败于伏羲之手了。
现在伏羲的方法为所有修士提供了一条捷径,当然大受欢迎。但要想改变与生俱来的肉身、化形成人,谈何容易,多半还有其他严格的限制条件。最起码修为得提升到可以化形的层次吧。
第235章 天劫人祸
凌风将这念头隐去,问道:“那么修为层次是怎么划分的?”
羲和凤眉一挑,侃侃而谈道:“自修炼伊始,体内力量不断淬炼提升,即为真气、真元、金丹、元婴、元神。但修炼本是逆天而行的大事,寿元增加,水火既济,百病不生,可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所以乃有天谴,是为三劫。”
“金丹一成,即为陆地神仙。这时天降雷劫,须要见性明心,神灵通达,方可躲过。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雷劫共有九重,一重比一重可怖,寻常地仙只需渡过前三重即可,但力量越强,劫数越强。当然,与之相应,渡劫越多,力量增幅也就越强。天道昭昭,报应不爽。修炼不止,则雷劫不断,以我现如今的修为也仅渡了七重而已。”
“金丹破碎,化为元婴,脱离了肉身的藩篱,炼形为气,正性无伪,即为天人真仙。这时天降火劫,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丸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万年苦行,俱为虚幻。由于泥丸宫是藏神之所,阴火一起,元婴也难避免,能渡此劫者十不存一。”
“元婴合体,真我归一,心无生灭,息无出入,体变纯阳,元神既成,虚空照物,神通万化,即为大罗金仙。这时天降风劫,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躲得过就神光普照,化身万千,神通恢阔,法力无边,历万劫而不灭;躲不过则身死道消,连轮回的机会也没有。”
“此三劫降下,有个别运气好的尚可堕入鬼道,真性不失,锤炼阴神,修成鬼仙,但没有肉身,不登大道,力量每到一定层次,就要面临雷劫洗礼,是为散仙。若能横渡九重,衍化阳神,倒可以肉身重塑,得窥大道,但古往今来,还没有这样的例子。”
“舍此之外,一般鬼仙都会选择投胎转世、夺舍重生或者借尸还魂来避劫,但后者投机取巧,有损功德,难逃天道法眼,天劫降临时,立成灰灰。只有投胎转世最为稳妥,不过需防胎中之迷,否则灵智不开,前世记忆不能取回,千载修为即会化为乌有。”
“如今天下修士何止亿万,绝大多数连金丹都没有结成,至于天榜百强之中,九十余人都停留在地仙境,只有聊聊数人达到了天仙境,就是强如女娲伏羲估计也没有成就大罗金仙,万劫不毁,不死不灭。”
凌风掰着手指盘算了一下自己前面还要走的漫漫长路,就像胸口忽然给千钧重锤狠砸了几百记,难受到了极点。好不容易按下心头惊骇,疑惑道:“由真气修成真元以后应该就可以延年益寿了吧?这也算上得逆天而行,怎么没有天劫?”
他的心里打着小九九,如果天道之下真有这样的大空子,那么只要他不结丹,不渡劫,在《大唐》的世界够他逍遥上一两千年了。
羲和笑道:“真元越多,自然寿元越足,这个不假,但不渡天劫,不悟移鼎换炉之法,身体终归是血肉之躯,难以永恒。他们最多可称为人仙。上天有好生之德,总会留一线生机与世人,如果不贪不躁,知足长乐,倒可快活百年。然而路在脚下,前途光明,谁会不争?谁会不求更进一步,登临大道,不死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