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

不过,他仍有一点不大明白,那就是五彩石之谜。据美艳夫人所说,五彩石是波斯总教立教的象征,原名“黑根尼勒”,意思是“光明之石”,被拉摩带到大草原后,辗转流离,由靺鞨至契丹,再到她的手中。

且不说大明尊教现在尚不知五彩石在美艳那里,那拉摩吃饱了撑的要把五彩石带到身上?根据莎芳的信息,五彩石一向是总教圣女保管的,与光明使者无关。拉摩总不可能是个女子,一人身兼两职吧?莫非五彩石除了象征意义外,还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用处?

尚在困惑时,却见大尊许开山目露锐光,终于开口说道:“明会主此言差矣,我大明尊教源于波斯‘祖尊’摩尼创的《二宗三际论》,讲的是明暗对待的两种终极力量,修持之法是通过这两种敌对的力量,由明转暗,从暗归明,只有通过明暗的斗争,始能还原太初天地未开之际明暗各自独立存在的平衡情况。世界终将毁灭,这是定数。唯有明王才能引导世人回归光明王国,让每个信徒都能享有永生、安乐。”

大明尊教几人眼中都是坚定不移的神色,就连品性最劣的烈瑕也不例外。其余诸人均面面相觑,觉得好笑,略一思转,亦复骇然。

宗教宣传的信仰之力真教人不敢想象,慈航静斋如此,净念禅院如此,这个大明尊教更是如此。怪不得佛教东传以来,最近于南北朝兴盛的数百年,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又爱又恨的工具,爱是其教义可帮助朝廷巩固政权,恨则是除盅祸人心外,不事生产,对国家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凌风摇头笑道:“天地万物,有生有灭,这是自然常理。但没必要因为可能有一天会死就皈依尔等宗教。”

佛教也有世界湮灭的说法。佛教认为,世界从形成到毁坏为一大劫,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在“住劫”的后期,众生行为邪僻,寿命减少,便陆续发生饥馑、疾疫和刀兵等灾祸,称为“小三灾”。到了“坏劫”之末,则发生更为可怕的火灾、水灾和风灾,称为“大三灾”。最后的风灾,把世界吹得荡然无存,从而进入“空劫”。

事实上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这方面都差不多,无外乎众生皆苦,神要救世,信者可在末世审判时得到救赎。许多邪教招收教众也是用这种方法,不过他们相当极端,灭世时间缩短至最近几年,世人愚昧,争相入教,当然收获甚丰,赚得盆满钵满后撒手走人。

因为死并不可怕,如果真的人死如灯灭,两腿一蹬,一切皆空,那有什么好害怕的?怕就怕死后不得安宁,不入轮回,无法超生。想想吧,在官府的牢房里受上几天罪一般人都捱不过,要是永远继续下去,那该是怎样一幅可怕的情景啊!

用人类对死后的恐惧来诱人入教,这是凌风最为反感的。何况要紧的是他并不确信这些所谓大神佛陀的存在。当然,根本原因是他幼时曾给一幅灭世图吓得彻夜难眠,惶恐无依。这个可笑的缘由他自是难以宣诸于口。

凌风又道:“你们想要传教,我是没有意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正是昌盛繁荣文化思想的手段。只要贵教有本事,就是把整个中原变成你们的道场都没问题。”

以他如今的境界,岂会在意所谓的教派之争。何况,他也不是天下共主,又怎能做的了天下的主?

婠婠的小手微微一顿,又回复自然,心里打起了小九九。道统争执是魔道释三家几百年来争斗的根源所在,每家每派都为能将本门思想占领天下的土壤而奋斗,门中弟子在信念上的坚持不是凌风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婠婠这种魔门的天级弟子。

许开山嘿了一声,没有说话。两个胡女用回纥语轻轻嘟囔了几句,被莎芳用凌厉的眼神一扫,讪讪作罢。

赵德言这才缓过神来,争论这些完全没有意义。目前最主要是弄清楚凌风的立场,确定他是否知道《战神图录》的消息。他干咳一下,说道:“明兄,今日阁下光临,不知有何见教?”眼神却不自觉地盯向躲在凌风背后的杨侑。

小家伙见到这么多凶神恶煞的人在凌风面前都噤若寒蝉,低声下气,已经没有了开始时的紧张,一点也不示弱地反盯了回去,还翻个可爱的白眼,再吐吐舌头,无声地做个鬼脸,把赵德言气的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