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呢。”
都有肩上的胆子。
如她要将内宅这些事处理妥当,如崇玉与父亲要在外维持着这家的体面。
入京前还只是懵懂幼儿,母亲离丧前尚可尽情享受庇护。纵然有父母的教导,也曾对家外的一些事有所了解,但终究知道,父母就在身前,将一切抵挡在外。
寄居荣府那段时间,就已有什么不一样了。
回到家中,亲自打理家务,更知诸多艰难。
她如今还是有忠心耿耿的下人相助,且林家底子好,并无奢华浪费之处,她当家理事才轻松几分。
偶尔黛玉会想起荣府,尤其到荣府走动时,瞧着荣府的排场,又去找熙凤玩时听过熙凤一些闲谈,更知荣府撑着排场不易。
偏这大户人家,若非底气十足之时,就肯先主动降下排场,日后一旦出现青黄不接之象,更不可能将这些排场省却,否则只会引来外人猜疑,更添落井下石之人。唯有硬撑着,或许还能撑到转机出现。
林家因鼎盛时期就已有简朴之风,因此过着清简日子也引不来外人浮想联翩。
黛玉曾替贾家合计,如何方可将现今家中隐隐浮现的危机解决,却算来算去,终算不出一个办法。
若不从贾家家学、儿丁教育抓起,先将家中风气大改,其余的做再多,也治标不治本。要改家风,族长不肯下狠手,又立身不正,如何服众?
最后黛玉能做的,也只有让迎春姐妹在自己家上学时,也好替姐妹们营造一女儿乐园。
只恨陈晓生先生也好,宫中出来那四位嬷嬷也罢,都曾说过许多治家驭下之道,也曾提点,纵身为女儿,也当有所见识,当在遇事之时能有担当,迎春却似始终不甚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