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页

桥蕤一时思绪万千。

……

益州,广汉郡,雒县西北。

刘辩缓步走上了一个大土堆,看着不远处的河水,又看看四周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心情很不错。

“阿琰,这里也许就藏着你想知道的秘密。”刘辩笑眯眯的对蔡琰说道:“不过,我并不希望你将时间浪费在这上面。毕竟,这里只是一个中转,绝不会是源头。”

蔡琰笑嘻嘻的说道:“那陛下又何必带我来这里,还告诉我那个带有预示的梦境?”

刘辩无奈的笑了笑。“是的,我也很矛盾,我希望你能直接找到源头,可是我又知道,如果不逐级追溯,最后得出的结果很可能南辕北辙,似是而非。这条路也许是一条正确的路,却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够完成的,也许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积累。”

刘协走了过来,神情疑惑:“皇兄说的路,究竟是什么路?”

“追求大道的路。”刘辩扶着刘协的肩膀,轻轻捏了捏。“就和你的修行一样,这是一个民族的修行,不能急。欲速则不达,更不可能指望别人代劳。自己的命运,终究还是应该抓在自己的手里。”

第448章 立功心切

“民族?”刘协疑惑不解:“是指百姓的家族么?”

刘辩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民族这个词有些超前。他思索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天下一家,不过这一家不仅仅是我刘家,还包括天下百姓万民,所有的炎黄后裔。”

刘协似懂非懂,但他还是点了点头。天下一家的概念并不新鲜,儒家一直有大一统的信念,《礼记》中就有类似的话。他虽然觉得刘辩说的和书上的意思有些不一样,却也没有深究。他知道刘辩书读得少,万一答不上来,未免难堪。

诸葛亮却上前一步,拱手问道:“陛下以天下为一家,那家长当是如人?”

刘辩诧异的看着诸葛亮。诸葛亮很谨慎,奉诏伴读之后,诸葛亮经常出现在他的面前,但是很少说话,更不会主动提问。今天的情况有些特殊,似乎对他有所触动。他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诸葛亮虽然年幼,却是被陈纪看中的下一代儒门领袖,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也的确常人无法企求。这样一个早慧的天才绝不会随便发问的。

“你觉得呢?”刘辩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