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页

这是实力的碾压,境界的碾压,根本不是势均力敌的战斗。

刘协忽然感到一种无力感。在刘辩的面前,祢衡固然没有任何反击的机会,他又何尝有反抗的力量?正如诸葛亮所说,他还没有充分领略到山间的风景,而刘辩却已经翱翔在九天之上。双方境界差得太远,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难怪皇兄一直没有任何反应,原来在他的眼中,我根本不够资格做对手。

诸葛亮将刘协的神情看在眼里,有些失望,却还是不动声色的提醒道:“殿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山峰虽高,却也是一步步的登上来的,殿下陪伴在陛下身边,朝夕揣摩,就算赶不上陛下的境界,也比普通人高明,将来坐镇一方,藩卫皇室,还是绰绰有余的。”

刘协笑了笑,看了诸葛亮一眼。“孔明,你说得对,孤的确太迟钝了,未能真正领悟陛下的良苦用心。”

……

刘辩留下刘备和两个禁卫郎中守护祢衡,自己下了山。

蒯越等人在山下等候,没看到祢衡的影子,不免有些惊讶。

难道刘辩辩不过祢衡,直接把他推下山,摔死了?

“祢衡看到荆楚的美妙风景,忽然有所领悟,正在山上静思。我们就不等他了,回营商讨战事要紧。”刘辩微笑着说道:“你们的文章写得如何了?”

蒯越尴尬的说道:“陛下,臣等是统兵的将领,文章本非所长,恐怕……”

“哈哈,看来异度也颇为文采不足而自苦。”

“正是如此。”蒯越听出了刘辩的言外之意,立刻紧贴了上来。“陛下,人莫不想富贵当世,留名青史。富贵当世者,乃陛下恩典,臣等自强。唯留名青史却非自己所能掌控,以孝武皇帝之功业,亦不免为司马迁、班固所谤。这作史的权力,可是掌握在书生手中啊。正如乡论能够左右名声一般,月旦评天下闻名,谁敢轻易说个不字?”

“月旦评啊。”刘辩想起了许劭,不禁笑出声来。“对了,你们谁和许家兄弟相熟?朕想见见他们,当初许子将曾经说朕有一劫,快则三五月,慢则一两年,唯有清心自守,亲贤臣,远小人,方能度过此劫。现在两年之期已过,朕好象也没看出有什么劫,不知道是不是朕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因。朕很想当面问问他,你能找到他么?”

蒯越听了,心领神会。这是要当面打许劭的脸啊。许劭是汝南人,和袁家走得非常近,当初说这话,很可能是指责刘辩与袁家不睦——四世三公的袁家不是君子,谁是君子——现在情况与许劭所说的不同,袁家日薄西山,刘辩却活得非常自在,岂不是说明许劭说错了——或者换句话说,刘辩亲近的他们就是贤臣,远斥的袁家就是小人?

哈哈,有趣。蒯越笑容满面的说道:“陛下放心,臣这就安排人去请。若许子将(许劭)无颜露面,许文休(许靖)也一定会闻诏即至。”